2021-01-20 10:0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年1月13日,民生證券有4個IPO項目接連通過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委審核,在2021開年不到2周的時間內,IPO過會項目累計達到6單。...
去年,多項政策面利好疊加市場行情的回暖,驅動上市券商業績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近日,已有13家券商率先披露2020年度業績概況,僅2家券商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余11家均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在業績整體飄紅的背景下,各家券商2020年的業務亮點,也得以一一呈現。
已有11家
實現營收、凈利同比“雙增長”
截至《證券日報》記者發稿,目前已有包括安信證券、東海證券、國都證券、五礦證券、中航證券、華鑫證券、江海證券、英大證券、民生證券、紅塔證券、湘財證券、國盛證券,東方財富證券披露了2020年度經營相關數據,其中11家券商實現營收、凈利同比“雙增長”。
從營業收入方面來看,13家券商中,除英大證券(8.98億元)、紅塔證券(未披露)外,其余11家券商2020年的營業收入預計將全部超10億元,而安信證券目前以94.19億元的營業收入拔得頭籌,同比增長24.1%。東方財富證券緊隨其后,實現營業收入45.95億元,同比增長77.12%;民生證券位列第三,實現營業收入36.31億元,同比增長35.08%。在同比增長方面,華鑫證券以103.33%的同比增長率排名第一。
從凈利潤方面來看,13家券商中,安信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紅塔證券2020年的凈利潤預計均超10億元。其中,安信證券實現凈利潤32.57億元,同比增長49.34%;東方財富證券緊隨其后,實現凈利潤28.94億元,同比增長104.14%;紅塔證券位列第三,凈利潤預計為14.1億元-14.97億元。同時,除東方財富證券外,還有東海證券、華鑫證券、英大證券的增幅均超100%,分別為462.1%、316.13%、110.32%。目前,僅有江海證券、國盛證券凈利潤同比下降。
1月18日晚間,紅塔證券披露的2020年度上市券商首份業績預增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57255.15萬元-65977.37萬元,同比增加68.36%-78.78%。那么,紅塔證券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或將達到14.1億元-14.97億元。
對于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紅塔證券表示,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深化,多措并舉,證券市場持續回暖。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強化全面合規風控管理,全力推動各項業務穩步轉型。除證券投資業務持續保持盈利能力外,投資銀行業務、證券經紀業務、基金管理業務、期貨管理業務也均對利潤增長作出不同程度貢獻。
3家券商投資收益
同比增幅超200%
2020年,券商的自營、投行、經紀業務表現亮眼。
去年,券商自營業務投資規模持續擴張,自營資產市值保持較高增長,對券商業績的貢獻度不斷提升。上述13家券商中,東海證券、安信證券、華鑫證券2020年的投資收益同比增幅均超200%,分別為403.2%、238.7%、205.82%。
同時,2020年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明顯,推動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增長,上述13家券商中有12家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幅均超30%。
在投行業務方面,上述13家券商中,各家券商之間表現差異性較大,民生證券2020年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6.13億元,同比增長131.45%,暫列第一。同時,據記者了解,2021年1月13日,民生證券有4個IPO項目接連通過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委審核,在2021開年不到2周的時間內,IPO過會項目累計達到6單。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全面推行注冊制或將于2021年一季度落地,公司上市渠道更為暢通,或將帶動券商投行“黃金時代”。伴隨新《證券法》落地及滬深兩市注冊制推行,上市標準有所放開,券商投行業務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更多公司上市將直接增厚券商投行業績;另一方面,注冊之下強調壓實投行責任,保薦人需要對公司質量有所把關,科創板、創業板下均有相應跟投制度,券商將承擔更大挑戰。
聚焦2021年券商各大主營業務的趨勢展望,中金公司認為,經紀業務小幅增長、機構表現或優于零售;大投行業務乘勢而上、馬太效應凸顯;資管業務已在2020年迎來增長拐點、直接融資占比提升帶來的投行紅利進一步向資管業務傳遞;資本業務方面,一方面融資業務的擴容和融券業務的突破共同推動兩融余額穩步提升,另一方面投資業務進一步多元化、綜合化、產品化,權益類資產或表現向上、債券資產表現則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同時,證券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趨勢進一步顯現。山西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但無論證券公司的總體規模還是單個證券公司的規模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打造與國際投行巨頭抗衡的航母級券商有利于引導行業有序發展,增強證券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證券業抗風險能力。也有利于提升我國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為證券公司‘走出去’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型券商可通過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中小券商應深耕區域,聚焦重點業務,確定未來戰略定位,打造差異化優勢,才能在競爭中有更多優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