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3:47 | 來源:東方財富號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由于身在傳統電力行業,科研步伐又慢人一步,威騰電氣正面臨著業績持續下滑,2020上半年扣非凈利更是跌超6成。
威騰電氣,一家缺乏科創屬性、愛夸夸其談還帶著問題供應商的公司,正在沖擊科創板市場。
2021年1月14日,以輸配電中母線產品研發、制造及銷售為主業的威騰電氣,正式通過上市委會議,距離科創板上市又近了一步。
但這對投資者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由于身在傳統電力行業,科研步伐又慢人一步,威騰電氣正面臨著業績持續下滑,2020上半年扣非凈利更是跌超6成。同時,公司遞表環節還因夸大自身市場地位而無法自證,在交易所問詢之下從“母線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改口“市場第二梯隊”。
而且,公司主要供應商中有一家“3人參保”的問題企業,貢獻了超3000萬元采購額,再加上募資計劃中“無核心技術”的項目擴產存在明顯的風險。此次要在科創板IPO的威騰電氣,在很多投資者眼中更像是“滑稽小丑”。
科創屬性欠缺競爭壓力持續增大
主要應對傳統電力行業的威騰電氣,正面對電線電纜的市場擠壓和同業巨頭的拓展加碼,競爭壓力持續增大。
威騰電氣成立于2004年,總部位于江蘇省鎮江市揚中市,以母線產品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為主營業務。主營產品包括低壓母線、高壓母線、涂錫銅帶、中低壓成套設備、銅鋁制品等。
目前公司最重要的母線產品,下游主要對應傳統電力行業。據了解,輸配電系統是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將電能從發電廠輸送到終端用電客戶的職能。威騰電氣的低壓母線主要用于配電系統,高壓母線則主要用于配電和變電系統。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電線電纜同樣是應用于輸電、配電系統,與母線擁有較多共同應用領域,而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企業數量較多,規模也較大,因此在相關領域,威騰電氣將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
同時,雖然母線行業并沒有行業協會、權威機構對廠商業績、規模進行統計和排名,但按照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國內母線行業市場需求規模為201.30億元,威騰對應的5.58億元收入,預估市占率僅有2.77%左右。
而且,銷售規模、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有巨大優勢的施耐德、西門子、ABB等國際知名母線品牌,還在采用OEM/ODM、合營等各種方式擴大國內市場份額,逐漸加大國內市場的拓展力度。
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持續增加,威騰電氣業績已經呈現下滑態勢。
內憂外患扣非凈利跌超6成
多因素干擾之下,2019年開始業績下滑的威騰電氣,于2020年進入加速態勢。
數據顯示,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各期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85%、25.53%、24.80%、23.77%,呈現持續下滑跡象。公司營收自2019年同比下滑3.49%至8.93億元后,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也同比下滑0.3%至5270萬元。
2020年上半年,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新冠疫情、香港政治因素以及大客戶ABB集團產品市場策略調整等因素也開始發酵,導致威騰電氣的母線產品、中低壓成套設備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2.39%至3.29億元。同時,2019年下半年以來,公司還持續增加對西屋品牌的投入,但并未取得效果,使得公司2020年上半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僅有839萬元,同比跌幅高達62.35%。
與此同時,公司應收賬款比例和壞賬風險還在提升。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54.09%、57.99%、63.95%、84.02%,其中1年內的應收賬款比例已由2017年的80.35%,逐步降至2020年6月末的74.89%。與之對應的壞賬準備分別為2275萬元、2895萬元、3273萬元和3356萬元,壞賬比例分別為8.1%、6.66%、6.73%、7.22%,2018年之后壞賬比例也呈現持續增加態勢。
在業務經營遭遇多風險因素壓制的同時,管理層技術優勢的夸大和“問題”供應商的存在,還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對其的好感度。
自夸行業地位遭交易所“打回原形”
遭交易所問詢之后,威騰電氣從“母線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變為了“第二梯隊”。
公司在招股書過會稿版本中表示,由于目前尚無行業協會及其他權威機構對母線廠商的業績規模進行統計和排名,結合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數據及下游客戶訪談,西門子、施耐德、ABB(GE)等跨國品牌為國內母線行業第一梯隊,發行人、珠海光樂電力母線槽有限公司、華鵬集團有限公司等內資品牌為第二梯隊。
但是在之前招股書版本中,公司在沒有行業協會和權威機構對行業企業進行統計和排名的情況下,對于自身市場地位的描述,分別用了“母線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行業前列”、“較為領先的市場地位”、“高端裝備領域”等詞。
這一行為也引起了交易所的注意,因此在問詢過程中,威騰電氣被要求提供核心技術達到“公司核心技術均達到行業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具體依據。無法提供具體依據的威騰電氣,這才在過會稿版本中刪除了夸大性的字眼,最終將自身定位在了母線行業第二梯隊的位置。
僅“3人參保”的供應商三年拿走7000萬
在關聯方采購消失之后,威騰電氣大供應商里面混進了一家“問題”公司。
數據顯示,威騰電氣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關聯采購金額分別為 1132萬元、104萬元、313萬元和 85萬元,其中2018年由于原料采購關聯方的退出,公司關聯交易金額大幅下降,目前僅與諾的物流股份有運輸服務上的關聯交易。
在關聯采購消失的同時,公司五大供應商中出現了一家“常州隆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2018-2019年及2020上半年,威騰電氣自隆泰金屬采購金額分別高達2554萬元、3171萬元和1811萬元。
但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冊資本為500萬元,經營范圍金屬材料、建材、液壓和氣壓動力機械及配件、五金交電、紡織原料的銷售;鋁制品的生產、銷售與研發;液壓、氣壓動力機械的技術研究、開發與技術轉讓。
但是目前參保人數僅有3個人。
這樣一家僅有3人參保的企業,如何能一直成為威騰電氣的大供應商,或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給出答案。
除開現有的種種問題外,威騰電氣連募資計劃投入項目也有不小的風險。
募資發展還是募資試水?
研發投入低于行業水平的威騰電氣,募資投入主要還是擴產能。
數據顯示,公司2017-2019年及2020上半年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79%、3.01%、2.88%和3.18%,較行業均值的3.78%、3.73%、3.88%和3.68%都低。在公司此次上市募資近4.06億元資金中,除5000萬補充流動資金、5000萬投入研發中心建設外,剩余3億多都是用于擴充產能。
公司表示,募投項目實施完成后,公司將新增21.1萬米/年高低壓母線產能、年產2000臺智能化中壓成套開關設備的產能、年產63000臺智能型(可通信)低壓電器的產能。
但是,其實公司現有高低壓母線產能利用率其實并不飽和。
據了解,公司2017-2019及2020上半年高低壓母線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5.19%、95.89%、87.46%和65.82%,2018年之后就逐步降低,且并沒有滿產過。
而“年產2000套智能化中壓成套開關設備及63000臺智能型(可通信)低壓電器項目”,還不屬于公司的核心技術產品。
招股書中明確提示,高低壓母線與中低壓成套設備存在一定技術差異,公司現有技術如果不能很好應用,就會造成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技術投入一直低于行業水平的威騰電氣,要用投資人的錢,大量投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不知該說是它心大,還是不拿投資者當回事。
主營業務早已式微卻沒有投入科研追趕,身具多重經營風險,還企圖夸大自身優勢來迷惑投資者的威騰電氣,在注冊制時代的資本市場究竟會有怎樣的收獲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