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1:04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去年IPO企業數量激增的情況下,被否企業卻屈指可數,僅有9家。由此不難看出,今年IPO審核趨嚴。
進入2021年,IPO審核趨嚴。新年以來不足一個月,已有1家擬IPO公司被否,1家被取消審核,3家被暫緩審議。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上周末,年內共有47家IPO公司(包含注冊制下的創業板和科創板)上會,過會率89.4%。
回顧去年A股IPO情況,首發上會企業共620家,其中科創板224家、創業板213家、主板124家、中小板59家。從IPO上會結果來看,通過的企業有605家,被否9家,暫緩表決6家,通過率高達97.58%。
也就是說,在去年IPO企業數量激增的情況下,被否企業卻屈指可數,僅有9家。由此不難看出,今年IPO審核趨嚴。
1月20日,速達股份IPO被否,這是今年IPO被否的第1家企業。在審核會議上,創業板上市委對公司主要提出了三點問題,其中公司與鄭煤機存在較多關聯交易,且客戶、供應商存在重疊的現象引發了創業板上市委的重點關注。
對此,創業板上市委要求公司說明與鄭煤機關聯交易的定價依據及合理性,相關交易是否公允;公司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獲取訂單的能力;公司對鄭煤機的依賴是否對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除了速達股份被否,匯川物聯、百合醫療則在上會前夕被宣布暫緩審議,而林華醫療則被暫緩表決,鴻銘股份則被取消審議。
對于匯川物聯,科創板上市委要求說明公司業務實質與物聯網定位是否相符,公司名稱使用物聯網字樣是否會對投資人造成誤導。公司的行業空間和市場份額是否具有穩定性,公司是否具有直接面向市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等。
百合醫療三年前IPO被否,如今又被暫緩審議。科創板上市委主要關注兩大問題。首先,公司被要求以定量的形式進一步說明主營產品在各級帶量采購過程中目前受到的影響和未來的潛在影響。其次,公司需說明在設立及歷次增資中馬立勛代黃凱投入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合規,馬立勛代黃凱持有股份的真實性、合理性。
沖擊科創板的鴻銘股份原本于1月21日迎來上會大考,不過,臨考前公司卻緊急撤單。上交所官網最新動態顯示,鴻銘股份IPO已終止審核,這意味著公司IPO折戟。從目前看,公司主動撤回IPO或與實控人與親屬間曾存在代持關系、第一大客戶裕同科技同時是股東等問題有關。
對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從監管審核的重點來看,更關注IPO公司的關聯交易、股東代持、持續經營能力等公司治理和財務等問題,而對于盈利的增長下降關注度并不高。”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從近期IPO的審核趨勢可以看出,無論是注冊制還是核準制下,監管層對于IPO公司的質量都會把關,畢竟一味求速度卻輕質量并不可取,擬IPO公司應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質量,這樣即使IPO審核收緊也不會對其產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