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 13:10 |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力源環保實際控制人沈萬中共有7條任職信息,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5家公司,擔任股東3家,擔任高管5家,實際控制權4家。本網發現,沈萬中周邊風險84項,預警提醒更是多達132項...
力源環保科創板首發過戶后頗受市場關注,包括三類股東問題、高應收款、利益輸送風險,以及發審委高度關注的有關的業務構成巨變、技術先進性和募投項目合理性等經營發展的核心問題。該公司回復本網稱,該公司不存利益輸送情況,公司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的對外投資與該公司不存在利益沖突。
“三類股東”是否合理安排
力源環保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期間,契約型基金、信托計劃、資產管理計劃等“三類股東”通過二級市場交易成為公司股東。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的“三類股東”分別為寧波晟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晟川永晟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永晟三號)、哈爾濱偉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偉創錦囊1號投資基金(下稱偉創1號)和北京國華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華匯金新三板100分層指數基金1號(下稱國華1號),分別持有31.50萬股、2.40萬股和1.1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分比例分別為0.39%、0.03%和0.01%。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其余兩大股東的封閉式產品,國華 1 號是不定期開放的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待整改“三類股東”需在 2020 年年底完成整改。對此,國華 1號管理人承諾,在過渡期內(2020 年年底前),不新增不符合《指導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的凈認購規模。
盡管公司在申報稿中表示,“三類股東”的情形不會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障礙,但實際上上交所能否對公司網開一面,還是未知數。該公司在回復本網時表示:“三類股東”已作出合理安排,可確保符合現行鎖定期和減持規則要求。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期間形成“三類股東”的情形不會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障礙
高應收賬款風險高懸
力源環保隨著經營規模的快速增長,其應收賬款規模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7年至2019年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金額分別為2.95億元、2.94億元和 3.42億元,相應計提壞賬準備金額為3021.88萬元、3464.84萬元和3980.83萬元。其中,2019年應收賬款賬面凈值為3.02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為43%,2020年上半年期末應收賬款為2.45億元,占當期總資產的34%。
到2019年年末,力源環保應收賬款前5名集中在河北豐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等主要客戶。其中對河北豐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合計達到1.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高企的應收賬款也受到了監管關注。在第一輪問詢中,力源環保被要求披露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情況,及前5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對應的營業收入金額及業務內容。
關于上述情況,力源環保稱,“隨著未來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金額可能進一步增加。一方面,較高的應收賬款余額和較低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占用了公司的營運資金,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一旦出現應收賬款回收周期延長甚至發生壞賬的情況,將會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經營活動現金流來看,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531.81萬元、-628.40萬元和1735.56萬元,金額總體較小。力源環保在回復本網時表示,2017-2019年公司應收賬款總體有所增加,與同期公司不斷擴大的經營規模相匹配。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符合行業慣例。同時,公司應收賬款賬齡主要集中在3年以內,3年以內應收賬款比例總體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總體反映公司較強的應收賬款管理能力。
堅信可避免利益輸送
據天眼查數據,力源環保實際控制人沈萬中共有7條任職信息,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5家公司,擔任股東3家,擔任高管5家,實際控制權4家。本網發現,沈萬中周邊風險84項,預警提醒更是多達132項。
沈萬中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嘉興嘉誠動能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曾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浙江海鹽力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起訴的開庭公告多達12條……
董事長實控多家公司,并且還有公司違規,如此一來,怎能保證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對此,力源環保回復本網稱:公司不存利益輸送情況,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對外投資情況與公司不存在利益沖突。
上市委現場問詢三大問題
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問詢力源環保的問題有三個方面,均為涉及公司經營發展的核心問題,包括業務構成巨變、技術先進性和募投項目合理性。
(1)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海水淡化系統設備、凝結水精處理系統設備和污水處理系統設備三部分業務,報告期內上述三部分業務收入結構存在重大變化,請結合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分類的市場慣例,說明上述三部分業務構成變化的原因,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一致,公司是否具有持續和穩定獲得業務的能力。
(2)公司凝結水精處理技術、熱膜耦合海水淡化技術對應發明專利較少,且申請時間較早,而污水一體化處理技術分別對應發明專利數量較多,且報告期污水一體化處理技術收入占比較大,請結合以上情況及市場競爭情況,說明公司技術先進性。
(3)公司募投項目投向水處理系統集成中心及 PTFE 膜生產項目。根據公司披露,公司專注于水處理系統設備的研發、設計和集成環節,不從事產品的生產環節,因此不適用產能及產能利用率測算。公司供應商數量較多,原材料供應充分,市場上有著充足的產能可以滿足公司生產經營的需要;同時結合報告期PTFE膜特別是 PTFE膜的采購金額變化及 PTFE膜技術先進性以及可獲得性、自行生產與購買的經濟性。請公司代表說明募投項目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對力源環保IPO將繼續保持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