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15:08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康殷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聯想集團所有主營業務全部實現了營業額與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時,聯想集團2月2日盤中拉升一度漲至10.5港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超1223億港元。...
2月3日聯想集團(00992.HK)發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財年第三財季財報。繼第二財季實現創紀錄的業績之后,本財季聯想再次創造史上最佳,營業額和利潤再次實現高速增長:營業額達到11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3%;稅前利潤達到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6%;凈利潤達到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1%。
聯想集團所有主營業務全部實現了營業額與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時,聯想集團2月2日盤中拉升一度漲至10.5港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超1223億港元。
1月12日,聯想集團宣布,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根據公告,聯想集團董事會批準了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并向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聯想集團表示,CDR發行價格將參考當時的市場發行價格,計劃發行10%的股本,融資額預計100億元人民幣左右。聯想集團會在2月股東大會后提交申請,上市時間要等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批。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2月2日表示,聯想一直都希望在國內上市,但是過去不允許海外上市的藍籌公司到國內上市,去年開始科創板政策放開,聯想算是第一批原本在海外上市的藍籌公司回到國內上市。
聯想集團2月2日午間披露第三財季業績:集團收入和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分別同比增長22%和53%,達到歷史新高。在所有產品中利潤率最高的軟件和服務業務,取得了破紀錄的業績,已開發票收入同比增長36%,約代表集團收入的8.1%。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的銷售和除稅前利潤創新高,增長了27%和35%,表現優于市場。
聯想的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業務(IDG)第三季營業額同比增長26.5%、稅前利潤同比增長35%、稅前利潤率達到6.6%、全球PC市場份額達到25.3%,以上全部打破歷史記錄;移動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10%并恢復盈利;數據中心業務營業額創記錄達到108億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的智能化轉型業務在本財季持續取得積極進展,無論是設備服務、運維服務、設備即服務(DaaS),還是解決方案服務,都保持了高速增長,推動軟件和服務的總體營業額創下當季92億人民幣的新記錄,集團總營收占比達8.1%。
與此同時,聯想集團公布了全新的組織架構方案,成立了全新的業務集團: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該集團將整合當前集團內部各業務部門的服務團隊與能力,致力于推動行業智能解決方案、設備服務、運維服務和包括設備即服務(DaaS)與Truscale在內的“x即服務”系列業務的增長,打造公司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伴隨這一全新業務集團的建立,聯想核心業務將由三大業務集團構成,分別承接聯想智能化變革3S戰略三大領域的執行與落地,即專注智能物聯網的IDG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專注智能基礎設施的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更名自DCG,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及SSG集團。
聯想認為,個人電腦市場的年比年增速并非僅僅受疫情觸發,而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趨勢。IDC最新公布的數據說明,由于自然年2020年第四季度的出色表現,去年全球個人電腦的總量已經突破了3億大關。
今年以來,聯想集團港股股價持續攀升,已累計上漲38.8%。2月2日,聯想集團盤中拉升一度漲至10.5港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超1223億港元。
機構對聯想未來走勢也頗為樂觀。方正證券指出,PC業務是聯想集團成長發展的核心。發展之初,公司憑借著質量、品牌、服務和渠道,登上了中國IT業的頂峰,并確立了在3C時代的重要地位。2005年聯想收購了IBM個人電腦業務,公司管理層通過有效的組織、整合,將聯想的業務范圍擴大到了全球市場。2014年聯想分別收購了IBMx86服務器業務和摩托羅拉,補齊智能硬件版圖。聯想依托終端產品搭建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建立起了“智-端-云-邊-網”技術架構,從底層硬件到平臺建設再到軟件服務,為2B客戶提供了智能解決方案。
方正證券認為,聯想作為中國當代IT產業發展過程中,第一個走向全球化的企業,看似守著傳統的PC/NB產業,但是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認知差。聯想這個昔日的IT巨獸值得用全維度的視角再發現、再認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