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18:3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探索建立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考核評價、激勵體系,打造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日前,經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準,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成為上海...
2月2日下午,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獲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授牌暨舉行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培訓中心掛牌成立儀式,助力重塑“上海師傅”,打造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孵化器。
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上海聚焦重點優先發展的產業領域,充分發揮行業企業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體作用,依托大型企業(集團)、行業協會、產業園區和職業院校建立了一批培養基地,成為上海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展的動力引擎,為上海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
為更好地適應上海服務業新模式、新技能和新業態成長,為上海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技能人才,探索建立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考核評價、激勵體系,打造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日前,經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準,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成為上海市第十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授牌暨成立儀式由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簡大年主持。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建設處處長楊武星宣讀滬人社職[2020]427號文《關于批準授予第十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的通知》,并代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向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頒授“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牌匾。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作重要講話,他希望培訓中心,助力重塑“上海師傅”金字招牌,厚植工匠文化,造就能工巧匠,培養大國工匠,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發揮應有作用。
鄭惠強指出,聯合會作為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樞紐型社團組織,大力推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既有必要又有基礎。聯合會1140多家會員單位中,有不少早已開展培訓業務。目前全市130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超過三分之一是聯合會成員單位。經過數月走訪和企業調研,聯合會決定設立培訓中心,充分發揮集聚優勢。這項既推動服務類從業人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又促進就業的舉措,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積極響應以及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
鄭惠強介紹,培訓中心將以“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為平臺,充分發揮聯合會行業協會聯合體和企業集聚優勢,整合培訓資源,聚焦服務業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重點推進開發技能培訓項目、制定培訓評價標準、認定師資與機構、備案培訓計劃與教材、組織考試和頒證、設立評審委員會、督導項目運作質量、建立評選表彰和獎勵制度、協助申請政府補貼等工作。通過建立完備的培養制度、科學的評價機制和健全的工作機制,逐漸形成統一的運營體系、工作標準和教學制度,構建規模化培訓示范效應。同時,培訓中心將努力創造條件,積極組織舉辦各類高技能競賽和高技能成果交流展示,參與承擔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和繼續教育以及高校1+X證書制度實施等工作,為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走出一條產業和教育融通、技術和技能貫通、學歷和技能證書互通的特色之路。
會上,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關德宣讀了《關于成立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培訓中心的決定》。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陳振鴻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培訓中心主任楊俊和為培訓中心揭牌。
上海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慶、上海市咨詢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德利等作為基地首批項目開發協同單位代表簽約并發言。
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裘維東,代表會員單位中的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發出倡議:充分發揮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樞紐型社會組織的作用,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攜手合作,聚焦現代服務業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等領域,在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項目開發、專業培訓、考核評價、師資生源等工作上協同相互資源。以科學分類為基礎,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目的,加快形成科學、規范、有序的人才評價機制,更好地為上海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技能人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