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08:2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由此關于IPO收緊的聲音甚囂塵上。與此同時,終止審核公司繼續增多。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出臺的系列政策和IPO終止審核案例,釋放出來的并非是IPO收緊信號,而...
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把好市場入口關成為2021年伊始監管部門的重要工作。針對把好上市企業入口質量關,最近一周,證監會、上交所連續出臺三個文件,進一步壓嚴壓實發行人信息披露主體責任和中介機構核查把關責任。業內人士表示,此舉使IPO審核把關日趨規范和細化完善,也表明了當下監管層對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意圖。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將會有更多符合要求的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同時在審核企業質量方面,將更加注重企業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的質量也會不斷提高。
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
2月3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保薦業務現場督導》。上交所表示,此舉是為了規范科創板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現場督導行為,督促保薦機構、證券服務機構勤勉盡責,切實發揮資本市場的“看門人”職責。
這已是近一周內監管部門針對“嚴把IPO入口關”第三次發文。1月29日,證監會發布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對首發企業現場檢查的基本要求、標準、流程以及后續處理工作進行了規范,著力加大首發企業現場檢查力度,壓實壓嚴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2月1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業務指南第2號——常見問題的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自查表》,主要包括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的相關問題以及常見信息披露和核查問題,其目的也是在于進一步壓嚴壓實“兩個責任”,把好上市企業入口關。
值得注意的是,由此關于IPO收緊的聲音甚囂塵上。與此同時,終止審核公司繼續增多。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出臺的系列政策和IPO終止審核案例,釋放出來的并非是IPO收緊信號,而是表明IPO審核越發規范。
“近期一系列政策出臺表明當下監管層對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意圖。”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并非是監管層對IPO入口的收緊,而是對IPO監管更加規范,當下全面注冊制持續推進,將助力更多企業實現直接融資,但并不意味著會降低上市公司質量,相反,需要更加嚴格把關好IPO入口。全面注冊制下,審核機構雖然對注冊文件不進行判斷和評價,但對于文件的審查、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必須要嚴格監管,才能夠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出臺新的政策不是為了收緊IPO,而是讓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能夠上市,排除那些不太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表示,IPO的核心還是在于通過充分的信息披露,讓投資者自己來選擇定價,但結合資本市場現實的情況,多少還是存在一定差異,這種差異突出表現在大投資者普遍對于新發股票存在某種盲目認同感,另外,新上市股票還存在一個新股的溢價,價格也未必都合理。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管理,提高公司質量也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在現實情況下能夠維護市場穩定。
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也表示,上述舉措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內容。首先從源頭上按照市場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規范入口審核;另一方面,讓一些不符合要求或者低質量的上市公司盡快退市,優勝劣汰,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注冊制顯著提升市場效率
事實上,此前監管層的表態已經釋放出來相關信號。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把好市場入口關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去年11月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動員部署會上強調,要深刻理解注冊制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2021年IPO也將會發生新變化。桂浩明表示,全面注冊制下,退市制度也會不斷完善,監管層將會努力“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在制度方面,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的管理,強化在IPO過程中的監管,在充分的信息披露情況下把決定權交給市場。
陳靂則表示,全面注冊制下,IPO發行常態化,將會有更多符合要求的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實現企業的做大做強。同時在審核企業質量方面,將更加注重企業的信息披露,可能會根據行業側重點不同,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信息披露原則,引導投資者做出合理的判斷,減少機構與普通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隨著注冊制全市場覆蓋,IPO的效率會大幅提升,整個市場的包容性也會全面提升,IPO的數量會更多,而退市公司的數量也會更多。
中信證券則預計,主板(含中小板,下同)注冊制改革將于2021年上半年落地,三季度首批注冊制公司上市,全面注冊制時代將正式開啟。預計主板發行效率將大幅提高,目前約490天的審核平均耗時將縮短至約60天。預計2021年IPO約650家,募資規模約5500億元,較2020年的4700億元進一步增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