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 07:3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益昌的高管的信息披露存在瑕疵,工商資料與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時間相差巨大。新益昌在存貨方面的經營數據也落后于同行。...
《電鰻快報》文 / 李炳瑤
2020年12月16日,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益昌)科創板IPO成功過會。。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新益昌主要從事LED,電容器,半導體,鋰電池等行業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客戶實現智能制造提供先進,穩定的裝備及解決方案。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2020年4月份之前,新益昌沒有取得一項發明專利,此后在一個半月內獲得了14項發明專利授權。此外,該公司關聯交易頻繁,關聯方的采購平均單價與非關聯方的差異率均超過了10%,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質疑。
另外,我們注意到,新益昌的高管的信息披露存在瑕疵,工商資料與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時間相差巨大。新益昌在存貨方面的經營數據也落后于同行。
蹊蹺!一個半月內獲14項發明專利授權
新益昌曾在其4月3日提交的招股書(申報稿)中表示,該公司是“LED智能制造裝備領域為數不多走出國門、與國際一線同行競爭的企業。另外,該公司對Mini LED、Micro LED 及超級電容器設備研發投入了大量研發人員和資金。招股書顯示,新益昌運用核心技術生產的產品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比例較高,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占到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73%、98.14%和96.38%。
但該公司的申報稿顯示,公司僅取得一項 Mini LED 相關的發明專利的《授予發明專利權通知書》,且該發明專利證書尚在辦理中。
此外,據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文件顯示,作為在科創板申請上市的企業,必須滿足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在5項以上。然而,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的新益昌,在擁有的專利與核心技術對應,且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占總收入絕對比例情況下,今年4月前,新益昌并未取得一項發明專利。
而同行業可比公司ASMPT的發明專利為615個,華冠科技則為28個。而且,從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新益昌2017年以來,一直遠低于ASMPT和華冠科技。
對于發明專利偏少且研發投入占比低的原因,新益昌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曾解釋為主要三點,即公司發展早期專利體系建設尚不完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較少;其次,為了防范部分核心技術因為專利公開而引起技術泄露風險,經過論證不適于申請專利的核心技術,公司將其納入了技術秘密保護范圍內;第三,則是因為發明專利申請周期通常較長。
然而,蹊蹺的是,該公司12月9日提交的招股書(上會稿)顯示,新益昌的部分發明專利從申請日到授權公告日僅3個月。比如一項名為由新益昌原始取得的發明專利“跳片自動安裝機”,其申請日為2020年7月14日,授權公告日為2020年10月23日。另有新益昌申請的“自動去晶機及去晶方法”發明專利,申請日為2020年8月19日,授權公告日2020年11月20日。
事實上,根據《專利標識標注辦法》第七條規定:專利權被授予前在產品、該產品的包裝或者該產品的說明書等材料上進行標注的,應當采用中文標明中國專利申請的類別、專利申請號,并標明“專利申請,尚未授權”字樣。由此可見,專利權授權前,不能宣傳為授權專利。
招股書(上會稿)顯示,在2020年10月9日至11月20日的一個半月內,新益昌集中獲得了14項發明專利的授權公告。該公司表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已獲15項發明專利,均為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專利。此外,公司已獲得1項發明專利授權通知書。
有業內專業人士指出,新益昌的上述表述,如不是其語言表達不清,則涉嫌誤導宣傳。根據上述法規規定,在獲得專利授權通知書,到專利行政機關登記和公告后,才能獲得專利。如果其他所謂的“發明專利”僅是在申請過程中的話,則不能認為已經獲得發明專利,其披露的信息不準確。
關聯交易價格差距大引質疑
此外,有內人士質疑新益昌的關聯交易價格的公允性。招股書顯示,在采購價格方面,2019年東富材料、2018年利東五金、2017年驍騰電子、華月科技、易之和及豐德凱,上述關聯方的采購平均單價與非關聯方的差異率均超過了10%。
進一步分析,2019年,東富材料的采購價格較非關聯方價格高16.68%;2018年,利東五金的采購價格較非關聯方價格高22.92%;2017年,驍騰電子采購基板的價格較非關聯方價格低15.19%;華月科技和易之和的采購價格較非關聯方價格低28.38%;豐德凱的采購價格較非關聯方價格低16.93%。
新益昌解釋稱,產生上述差異率的原因,一方面是采購原件有切割和未切割之分,另一方面則由于同期無非關聯方采購價格可比,故將次年價格進行替代,而受次年市場行情的變動,采購價格也因此受到影響。不過,其指出相關交易價格是雙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的公允定價,不存在利益輸送安排。2020年,新益昌通過拓展五金制品非關聯供應商,已減少了關聯方采購金額,2020年上半年,其關聯方采購占比已降為1.89%。
業內人士認為,頻繁出現的關聯交易和較大的采購價格差異,在五金制品和電子元器件價格充分競爭的行業里比較少見,其關聯交易定價的依據及公允性,亟待進一步說明
高管任職履歷引質疑
招股說明書披露,劉小環于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新益昌有限任財務經理;2019年6月至今,在新益昌任董事會秘書、證券事務部經理;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宋昌寧為劉小環配偶的舅舅。
資料顯示,新益昌在近一年多的時間里沒有財務負責人。2018年4月至今,王麗紅擔任財務負責人,公司未提供2017年初至2018年4月財務負責人的信息。對此,問詢函中要求公司說明該時段未聘任財務負責人的原因,宋昌寧與劉小環的關系是否影響發行人財務內控的有效性等。
對此,新益昌回復稱,劉小環于2015年9月開始在公司擔任財務經理,在此之前有4年以上的財務主管工作經歷,具有較為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在擔任公司財務經理期間較為良好的組織公司財務部門展開了工作;宋昌寧與劉小環的關系不影響公司財務內控的有效性。
然而,有媒體注意到,新益昌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劉小環曾于2011年7月-2012年1月效力廣州名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擔任財務主管;但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的成立時間為2017年8月4日。
因此,業內人士質疑,為何工商資料與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時間相差巨大?劉小環的信息披露是否存有瑕疵?公司其他董、監、高人士是否存在類似情形?我們不得而知。
存貨余額高企,周轉率低于同行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7年至2019年,新益昌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37億元、3.69億元和3.45億元,金額及占比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56.35%、50.59%和46.46%。
而較高的存貨占比就需要較高的周轉率來加快存貨變現速度,以增強資金流動性及減少存貨的跌價損失。近三年,新益昌的存貨周轉率為1.33次/年、1.35次/年和1.17次/年,行業可比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64次/年、1.53次/年和1.12次/年,盡管2019年其存貨周轉率小幅高于行業均值,但總體還是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另外,該公司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分別為142.16萬元、419.43萬元和573.2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分別為0.42%、1.12%和1.63%,而行業平均計提比例為2.53%、2.86%和3.36%,遠高于新益昌。
新益昌表示,大部分產品都為定制化產品,且大部分存貨均有訂單支持,部分沒有訂單支持的庫存商品主要系備貨所致,市場價格高于存貨成本,因此存貨減值風險較低。不過,一旦市場環境或客戶訂單產生較大變動,較高的存貨占比仍會令其已經下滑的業績雪上加霜。
除經營風險外,新益昌還存在頻繁的關聯交易,關聯公司多為其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胡新榮和宋昌寧親屬控制或持股。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其向關聯方采購的金額分別為2,931.38萬元、4,659.48萬元和3,778.67萬元,采購內容主要為五金類制品和PCB板,占當年采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7.04%、10.05%和11.30%。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