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09:02 | 來源:創業資本匯 | 作者:李明珠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近的審核從短期來看會對機構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減緩退出的速度,但是長期不改變注冊制下IPO提速縮短上市周期的大趨勢。”......
????????近期,隨著監管層對于擬上市公司的督查趨嚴,IPO現場檢查開始逐步進入實操階段,集中撤回材料的現象激增,不僅有諸如柔宇科技、云知聲等明星公司,隨機抽查的公司主動撤回的比例也不少。而在這些公司背后都有很多創投機構的支持,雖然上市可預期,但從短期來看對創投機構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今年創投機構各自手上都有非常多的項目儲備準備申報IPO,數量從幾家到幾十家不等,都在做積極的準備。有業內人士預期,證監會的現場檢查威懾凸顯,對于那些想造假、或者自身信息披露有問題的企業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樣對于比較早期的高技術企業現場核查的壓力也比較大。
監管趨嚴 一天5家公司撤單
????????2月24日,深交所官網披露,德寶股份于2月23日主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而深交所受理德寶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的時間是去年7月31日。另外一家恒倫醫療則主動在2月20日撤單,距離深交所受理其上市申請還不到2個月。
????????就在同日,上交所官網顯示,藍科環保、德威華泰、國光信息3家科創板擬IPO企業終止審核,3家企業均是發行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保薦人撤銷保薦,撤單時間集中在上周的2月18日至19日。
????????而這些僅僅是撤離企業的一部分。根據證券時報此前的統計顯示,截至2月23日,2021年A股IPO終止企業共計45家,其中創業板終止企業為26家,科創板終止企業為15家,主板終止企業2家,中小板終止企業2家,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2019年全年水平。其中,創業板終止審核企業數最多,自注冊制以來,創業板共有50家公司被終止審核。
????????注冊制改革對于科創屬性的企業上市申報門檻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放寬,更加注重企業自身的科技屬性,對于原本的指標紅線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放寬,幫助企業快速完成融資及重組并購。但從源頭上做好把控還是非常必要。記者還從深圳部分創投機構了解到,在被投企業申報節奏方面,可能會比之前緩慢一些,尤其是此前呼聲特別高的明星公司,受關注度高,步子會放慢一點。
????????“通過這種形式淘汰了一批企業以后,剩下的企業相對來講質量會更好,未來會形成一種趨勢就是上市公司真實地披露信息,不能作假,不能有欺詐的行為,所以長遠來看,對資本市場的大環境來講,應該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有中介機構的律師代表認為。
終止審核 創投機構也“受傷”
????????注冊制實施以來,對于創投機構的退出渠道意味著極大的拓展。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中企境內發行上市395家,其中科創板及創業板注冊制上市企業合計145家,中企境內上市融資額合計人民幣4624.58億元。其中2020年被投企業在科創板IPO數量,深創投有8家,達晨財智、金石投資有7家,毅達資本有6家,同創偉業有5家等等。
????????“最近的審核從短期來看會對機構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減緩退出的速度,但是長期不改變注冊制下IPO提速縮短上市周期的大趨勢。”深圳一家中小型創投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是好事,做好合規符合滬深交易所的上市標準,不能為了趕IPO節奏就忽略了,的確現在市場魚龍混雜,那些真正做科技研發、做創新的公司才更適合在資本市場發展,券商、律所等中介機構也需要從源頭上做把控。”
????????尤其諸如柔宇科技、云之聲等獨角獸公司背后,都有大量的創投機構。以柔宇科技為例,撤銷申請距其IPO申請獲受理還不到兩個月時間。對撤銷申請的原因,柔宇科技稱,基于公司股東結構存在直接層面的“三類股東”等適格性的情況尚待進一步論證,考慮到公司發展戰略,經研究后決定,暫緩本次科創板上市申請。做為深圳的明星企業代表,在柔宇科技發展過程中,很多深圳本土的創投機構都給予了支持,其中不乏很多知名的創投機構,比如松禾資本、深創投、平安創新基金等等,還有以IDG為代表的美元基金也在早期投資過。而在柔宇科技的投資人里,有幾家機構是多輪加投的,有早期投資人也曾就上市問題作出回應:看好的技術會堅持投,不管是否IPO。而另一家從創業板主動撤單的木瓜移動,更是因為5年來4次更換上市路徑,把新三板、美股、科創板、創業板跑個遍而被市場熱議。
????????但是,撤回申報也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有問題。因為從創投機構的角度而言,對于所投資的標的是否符合A股注冊制的要求、估值的高低都會充分衡量,比如一些科技類的公司是否適合在科創板、創業板申報,是否符合主流的估值體系評價標準都會重新考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