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08:4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林華醫療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收購子公司股權事項或嚴重造假等問題,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電鰻快報》文/高偉
3月4日,原定于當天交由發審委審議的擬上市公司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林華醫療”),相關審核工作卻突遭“喊停”。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表示,鑒于林華醫療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對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但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林華醫療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收購子公司股權事項或嚴重造假等問題,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面對《電鰻快報》發去的求證函,林華醫療做出了較為詳細的回復。
否認供應商疑存關聯關系
天眼查數據顯示,林華醫療多年重要供應商搏益醫療成立于2012年9月,股東為馬興元和馬平生,馬興元為法定代表人。搏益醫療在成立不久就成為林華醫療的主要供應商。
林華醫療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搏益醫療分別是林華醫療的第三、第二和第二大供應商。我們注意到,搏益醫療被質疑與林華醫療存在疑似關聯關系。據調查,林華醫療多年第二大供應商搏益醫療與神通塑料電話相同,二者地址相同,均為常熟市辛莊鎮雙浜村。另外,二者在一些B2B網站的簡介也相同。神通塑料的股東為俞云龍和俞國權,二人為林華醫療實控人關聯方。
天眼查數據顯示,搏益醫療目前聯系電話與神通塑料201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聯系電話相同,均為0512-524792**,且該電話的同電話企業僅此兩家。林華醫療還表示,林華醫療的前股東、實控人的晚輩俞云龍,和神通塑料的股東俞云龍是同一人。
林華醫療在回復《電鰻快報》時表示,“當時為工作便利,辦理搏益醫療、神通塑料工商企業年報登記的為同一個人,為神通塑料員工,由于神通塑料已經于2012年9月將經營業務轉讓給搏益醫療,僅是便于搏益醫療接業務方便。”另外,因注冊于雙浜村的較多企業工商注冊地址皆為“常熟市辛莊鎮雙浜村”,林華醫療也否認了搏益醫療與神通塑料工商注冊地址相同而導致的關聯關系。
重營銷而輕研發
據披露,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林華醫療研發費用分別為1444.99萬元、1834.65萬元和2014.2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9%、2.67%、2.54%。而同期,林華醫療銷售費用為17649.13萬元、20322.85萬元和24185.5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25%、29.56%和30.53%。
2020年4月30日,證監會官網發布的林華醫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也要求其補充披露銷售費用遠高于同行業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林華醫療解釋為產品結構差異和銷售模式差異,實際的真的如此嗎?
林華醫療就此回復稱,公司國內經銷采用“經銷+專業推廣”的銷售模式,高度注重營銷團隊推廣服務對終端使用的引導作用,組建了400人左右規模的專業化營銷團隊,為經銷商和終端用戶提供專業化服務、技術指導和售后服務,因此銷售人員工資支出較高。同時,公司采取了積極的銷售策略,給予公司銷售人員的獎金比例較高。
同時,林華醫療還稱,對于專注于主要產品的企業,公司按經營發展需要對新產品進行研發,公司研發投入已經滿足公司發展需要。
否認安排收購子公司時點
《電鰻快報》關注到,林華醫療披露的收購子公司北京悅通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悅通醫療”)100%股權,林華醫療極有可能在2015年10月就已經收購并控制了悅通醫療,而公司在新三板公告和招股書中披露的收購時間都是2016年6月,涉嫌造假。林華醫療自2016年4月在新三板掛牌至今,對收購悅通醫療的真實情況始終采取隱瞞態度,市場質疑此舉構成重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和欺詐發行。
除了悅通醫療外,林華醫療對另一家子公司嘉興美森醫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興美森”)的披露也存在瑕疵。2016年12月,林華醫療以人民幣2610萬元取得吳斌持有的嘉興美森90%股權,之后又通過增資和收購實現對嘉興美森100%控股。然而,林華醫療披露的嘉興美森收入不真實。
林華醫療回復《電鰻快報》時表示:林華醫療于2015年6月9日才與北京悅通簽署《關于初探雙方合作的備忘》,主要約定林華醫療于2015年6月下旬至北京悅通進行現場考察、雙方一致同意聘請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北京悅通公司繼續進行研發制造等相關事項,因此,《民事判決書》中引用到原告提到的“2015年5月”應為接觸并開始洽談收購的時間,并非發行人收購北京悅通的時間。“發行人收購北京悅通時間點的確認對發行人財務數據影響結果微小,不具有安排收購時點的必要性。”林華醫療強調。
林華醫療繼續解釋道,北京悅通營業收入、凈利潤占林華相應指標比例為2%-3%;嘉興美森營業收入、凈利潤占林華相應指標比例為5%、1.5%,所收購的兩家公司對林華醫療整體經營業績不存在重大影響。收購事項對于林華醫療將來的收購積累了并購經驗。
董事長吳林元實控21家公司
據天眼查數據,林華醫療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為吳林元,吳林元有17則任職信息,擔任股東9家,且擔任高管16家,有實際控制權的竟多達21家。
尤為注意的是,吳林元有28條周邊風險,且預警提醒41條。
其中,吳林元曾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蘇州林華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曾因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曾因服務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他曾擔任法定代表人的靈谷優優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曾因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曾因計算機軟件開發合同糾紛而被起訴;他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廣州市蘇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高管的上海吳門香食品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
市場質疑,雖然公司已經建立了相關公司治理及內控制度,以防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操控公司的情況發生,但未來仍存在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損害發行人的利益或做出不利于發行人利益決策的可能。
林華醫療在回復《電鰻快報》時表示:實際控制人及發行人秉持合規、規范經營原則,且專注于留置針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經過連續多年發展,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留置針行業領先企業,實際控制人及發行人將繼續合規、規范經營。
《電鰻快報》將繼續跟蹤報道林華醫療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