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10:43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年3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發《度小滿金融構建全自動在線貸款新模式——用科技為小微企業“畫像”》,對金融科技企業用科技服務小微予以肯定。...
2021年3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發《度小滿金融構建全自動在線貸款新模式——用科技為小微企業“畫像”》, 對金融科技企業用科技服務小微予以肯定。報道指出:為小微企業精準輸血,是金融科技發揮價值的重要陣地。同時引用了度小滿金融CEO朱光的觀點: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利于加速金融行業服務下沉,攜手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輸血,持續與經濟體中的各個基本單元加速融合,促進經濟穩定恢復。
2021年是個注定在中國社會發展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年份:其正值后疫情時代與中國社會的“十四五規劃”開局,全社會將圍繞“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譜寫新篇章。其中,對金融科技來說:機遇多、挑戰大。
機遇在于,全新的發展格局明確了“科技創新”在各行各業中的引擎作用,同時對金融機構加速普惠金融實踐、直達實體經濟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金融科技無疑將大有可為。挑戰在于,后疫情時代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比如散發疫情可能導致小微企業的突發性經營風險等。正如朱光所言,金融科技必須攜手金融機構讓金融從“錦上添花”變成“雪中送炭”,安全、精準、及時地助力到小微企業,進而拉動內需,有效地助力經濟內循環。
在此背景下,社會也正需要金融科技的頭部公司,不斷創新普惠金融實踐,并形成可復制性的案例,引導社會各行各業積極協同、構建扶持小微的生態。
報道中提到,黑龍江人趙士剛在北京一家批發市場經營了20多年,成為小有名氣的“西紅柿大王”。可在疫情防控期間,貨出不去、錢周轉不開,資金鏈緊張難倒了這個東北漢子。通過度小滿金融為批發市場商戶量身定制的“中小商戶扶助計劃”,趙士剛在手機應用里提交申請后不到24小時,100萬元貸款就到賬了。
獲得《人民日報》點贊的背后,是度小滿金融科技能力的體現,在報道中,度小滿金融的人工智能算法可識別30多萬個風險指標,將信貸風險降低25%。同時運用智能風控技術,為小微企業提額降價。2020年以來,人均放款額增加35%,平均利率下降10%。
專家表示,金融科技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隨著大數據風控不斷完善,運營效率不斷提升,度小滿等行業頭部平臺不斷優化服務流程,使得為小微平臺精準輸血,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成為可能。
還有業內人士也表示,在近期人民銀行發布的《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資制度問題研究》一文中,明確提出要“強化金融科技支撐體系”。度小滿作為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為銀行機構賦能的典型代表,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可喜的探索,以科技手段推動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是小微金融服務的重要的路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