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09:03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盡管二級市場火熱,但公司業績面欠佳。其2020年業績預虧4.7億元至5.4億元,原因正是響水恒利達的資產處置。
? ? ? ?4月14日,江蘇吳中再度漲停,報7.15元/股,總市值突破50億元。這意味著,從4月12日至今,公司連續斬獲三個漲停。
????????就在4月13日晚間,該公司還發布過股票異動公告。據顯示,其股票在4月9日、4月12日、4月1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20%。經自查,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那么,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為何最近股市表現勢如破竹?公司的澄清公告還透露了哪些信息?
實現三連板
????????江蘇吳中全稱“江蘇吳中醫藥發展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前身為普教系統校辦企業。它于1999年4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被譽為“中國普教第一股”,目前涉足醫藥、化工、產業投資等。記者注意到,公司此輪行情和近期日本政府要將核污水處理后將排入大海的決定有關。
????????自4月12日起,該公司股吧就陸續傳出其有抗核輻射醫藥布局。并且,有投資者介紹了一家名為“江蘇吳中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吳中大自然生物”),還提及了一款名為“乃捷爾牌清輻寧膠囊”的產品。而據百度百科資料顯示,該產品具有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作用的保健功能。二級市場上,4月9日至4月14日期間,該公司累計獲得三個漲停,整體漲幅超34%。
????????從龍虎榜數據可以看出,4月13日買入和賣出席位上都是游資資金。前五席位買入合計6490.34萬元,前五席賣出合計9476.37萬元。由此可見,游資正上演“勝利大逃亡”。按照2020年三季報數據,該公司有股東8.83萬戶。
緊急辟謠
????????天眼查信息顯示,“江蘇吳中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現已更名為“江蘇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天美健生物科技。而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顯示,上述產品的批準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40932”,屬于保健食品。其主要原料有靈芝多糖、牛初乳凍干粉。
????????對于前述信息,江蘇吳中今日公告“辟謠”。其表示,公司關注到有投資者將公司稱為“核污染防治概念股”、“防輻射概念股”。經核實,公司已于2012年將吳中大自然生物60%股權全部轉讓。當前,吳中大自然生物不屬于公司下屬機構,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系。因此,公司未生產和銷售“乃捷爾牌清輻寧膠囊”,也未生產其他核污染防治和防輻射類的產品。
????????風險方面,公司提示,其控股股東目前還存在一定比例的質押。具體而言,其已累計質押股份8330萬股,占其持股67.84%,占總股本11.69%。此外,其全資子公司響水恒利達處于資產處置階段外,其他經營狀況均正常。
業績預虧
????????盡管二級市場火熱,但公司業績面欠佳。其2020年業績預虧4.7億元至5.4億元,原因正是響水恒利達的資產處置。
????????公司解釋,響水恒利達與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企業退出補償協議后,發現本次退出補償款和資產處置收入低于資產賬面價值。因此,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4億元。同時,由于響水恒利達一期項目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較低,公司還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259.11萬元。
????????響水恒利達實則是上市公司的“心病”。該企業本是江蘇吳中在2016年就“相中”用來加碼化工板塊的。但沒想到當地發生爆炸事故,企業被迫停產。受此拖累下,2016年-2019年,公司業績十分不穩定,期內實現營收39.89億元、29.6億元、17.02億元、21.1億元;歸母凈利潤0.72億元、1.33億元、-2.86億元、0.65億元。
????????雖然化工板塊發展遇阻,但江蘇吳中的主業依舊是醫藥。據其2019年年報顯示,醫藥業務占比約七成。今年4月10日,該公司還召開醫美事業部成立暨醫美事業戰略布局動員會,由此引發關注。對于公司近年業績情況、醫美業務布局等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多次致電該公司,但電話均未接通。截至發稿時,也沒能收到書面回復。
轉讓研發15年的抗癌藥
????????官網資料顯示,該公司醫藥類產品涉及抗病毒、抗腫瘤、抗感染、免疫調節等,也不乏一些大品種,包含鹽酸阿比多爾片、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等。由于其產品多為仿制藥,公司集采降價風險不低。2020年8月20日,公司旗下蘇州制藥廠的鹽酸曲美他嗪片(20mg)就中標第三次集采。不過,該產品2019年銷售收入2872.08萬元,僅占當年營收1.36%,因此對業績影響有限。
????????比起傳統仿制藥,在江蘇吳中的眾多產品中,其研發15年終被轉讓的抗癌藥在近期最受關注。該產品名為“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是國家一類生物抗癌新藥研發項目,當前轉讓給索元生物。公司認為轉讓該項目可提高新藥開發的成功率,實現雙方共贏。然而,事情顯然并非這么簡單。
????????2019年3月,吳中醫藥接到了國家審評中心發出的通知,關于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依據現有數據技術審評不予通過。2019年7月,其向審評中心提出了藥品注冊撤回申請并獲得批準。換言之,公司此項研發并不順利,是被迫“放手”。但是,截至2020年10月31日,該研發項目共計已投入費用7702.76萬元。
風波迭起
????????整體而言,江蘇吳中近一年可以說是“風波迭起”。2020年初以來,公司包括原董事長、董秘在內已有6次人事變動。其中,前董秘還于當年6月被上交所下發監管函,理由是公司在互動平臺發布鹽酸阿比多爾片相關信息時沒有充分提示風險。彼時,新冠疫情影響下,二級市場對于有前述產品的企業關注度頗高。由此,公司也被質疑“蹭熱點”。
????????并且,2020年該公司頻現“質量問題”。當年7月3日、7月8日,江蘇吳中下屬的蘇州制藥廠分別收到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河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關于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0.2g)出具的抽檢不合格報告。同年7月11日,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召回該產品。當年年底,蘇州制藥廠被認定涉嫌生產劣藥,處以罰沒款合計974余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