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14:0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祁豆豆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于熊慧的專業優勢,以及血液腫瘤靶向藥物相對成熟的產業環境,睿昂基因精準切入血液病檢測領域。在以熊慧為核心的研發團隊帶領下,公司產品技術研發頻頻拔得頭籌。...
低盤的發髻、溫和的聲音、纖細的身影,這些“柔標簽”或許很難與硬科技掛鉤。5月17日,當睿昂基因在上交所鳴鑼上市,外柔內剛的熊慧也將完成人生的又一次華麗轉身,成為科創板為數不多的女性“掌門人”。
師從陳竺、陳賽娟、趙國屏院士,熊慧在學術領域潛心研究多年。2012年,伴隨靶向藥物、基因篩查在國內興起,她敏銳地將創業的目光瞄準血液病檢測領域。此后,熊慧帶領睿昂基因在國內腫瘤分子診斷賽道一路領跑。
“腫瘤分子診斷在臨床上的重要價值是,通過對患者的基因檢測,為其疾病初診、分型確定、靶向藥物選擇、療效評價及治療監測等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重要參考。未來,我們會繼續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研發國際領先產品,讓每個患者都負擔得起精準醫療。”睿昂基因董事長、總經理熊慧向記者表示。
“自我造血”深耕腫瘤檢測
低調、踏實,睿昂基因的發展路徑與其創始人熊慧的氣質極為相似。
腫瘤檢測一直是產業資本追逐的熱點,在很多企業靠融資外部“輸血”燒錢研發仍沒有探明變現模式時,睿昂基因就選擇走穩健的現金流和研發協同發展之路。“我們很早就懂得如何把產品做出來,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價值,實現自我造血。”在熊慧看來,這為公司后續一路領跑構建了良性循環。
基于熊慧的專業優勢,以及血液腫瘤靶向藥物相對成熟的產業環境,睿昂基因精準切入血液病檢測領域。在以熊慧為核心的研發團隊帶領下,公司產品技術研發頻頻拔得頭籌。公司自主研發的白血病分子診斷試劑盒及淋巴瘤分子診斷試劑盒是同類產品中首個在國內獲批三類醫療器械的產品,三款實體瘤分子診斷試劑盒為國內最早一批應用于市場,多款傳染病分子診斷試劑盒拿到國內首家或獨家產品批件。
上述核心產品形成“組合拳”,搶先為公司打開市場,睿昂基因迅速實現腫瘤檢測商業化突圍。目前,公司與全國超過150家三級甲等醫院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產品及科研、檢測服務覆蓋全國。
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9年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名結果顯示,睿昂基因的分子診斷試劑盒和相關科研服務覆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綜合排名前100家醫院的57家,其中白血病分子診斷產品進入了全國前100家血液病醫院的71家,實體瘤診斷產品進入了全國前100家實體瘤醫院的69家。
科創賦能闊步精準醫療
較早實現“自我造血”讓公司的證券化之路有了更多元的選擇,而科研背景深厚的熊慧毅然將目光鎖定科創板。“尊重科學,這是科創板對我們最大的吸引力。我們是一家研發為主導的公司,業務與科創屬性契合,所以希望通過上市得到科創板的認可。”她說。
有產品、有業績,也成為公司希望留在科創板的主要考量。熊慧注意到,腫瘤檢測領域很多尚未盈利的公司均選擇在美股等境外市場上市,而睿昂基因作為少數已盈利的公司,能夠在科創板上市,也意味著一種市場認可和地位提升。
“未來腫瘤檢測更大的市場還是在中國,我們的患者、消費者、投資者都在國內,科創板上市能夠進一步放大公司的臨床和市場價值。”諳熟腫瘤市場和臨床需求的熊慧對企業發展有著清晰、長遠的預判。
本次上市前,睿昂基因完成了兩輪融資,為其科創板上市增加了資本動力。對熊慧而言,投資人的加盟不僅是為公司帶來資金,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是行業資源的助力。
“以前我們一直是很低調的公司,喜歡默默做,很少對外說。但備戰科創板上市過程中,我們與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行交流,才意識到‘酒香也怕巷子深’。通過路演等形式讓投資人了解公司,給了我們更多信心。很多投資人背后有豐富的醫藥行業資源,他們會給公司專業的指導,讓我們知道資本市場對腫瘤檢測公司的價值判斷標準。”熊慧坦言,科創板上市也促使公司勤練內功,對自身價值進行了重新梳理、審視,從而進一步明確如何向投資者傳遞好科創公司的硬科技價值。
作為科創板“新生”,睿昂基因將如何在資本市場繼續書寫高質量“答卷”?
熊慧直言,科創公司肯定要以科創屬性作為檢驗高質量的硬指標。“科創屬性就是要讓我們挑戰更高難度,做一些別人不能做、做不了的事情。我們要積極研發為行業留下些什么,大膽創新做到國內外領先,發揮科創企業真正的科技引領作用。”
“睿昂基因的目標就是以‘讓每一個患者都負擔得起精準醫療’為使命,以臨床診斷需求為導向,研發國際領先產品,覆蓋診斷設備、診斷試劑、第三方檢測服務產業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努力成為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精準診斷領跑企業。”熊慧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