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14:16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傅蘇穎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百濟神州專注于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型藥物。公司此次擬募資200億元,用于藥物臨床試驗研發等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百濟神州日前回復了科創板上市申請首輪問詢,涉及公司技術、業務、獨立性等方面問題。百濟神州指出,公司擁有可靠的資金來源,相關資金能夠支持公司在至少未來12個月的正常運營、研發及生產活動。
百濟神州專注于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型藥物。公司此次擬募資200億元,用于藥物臨床試驗研發等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欲實現三地上市
2016年,百濟神州在納斯達克上市,2018年登陸香港聯交所。此次沖刺科創板如果成功,公司有望成為首家先后在美國、香港以及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通過自主研發和授權合作,公司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組合,商業化產品及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共有47款。
創新和研發是公司長期發展的引擎和核心競爭力。公司已有11款自主研發藥物進入臨床試驗或商業化階段。其中,兩款產品獲批上市。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獲美國FDA批準。
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團隊規模超過1800人,覆蓋超過1000家醫院;美國市場的商業化團隊規模超過100人。公司積極貫徹“植根中國、放眼全球”的發展戰略,除百悅澤和百澤安已在美國、中國獲批的5個適應癥外,公司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提交了22項新藥或新適應癥上市申請,預計2021年及以后陸續將獲得相應批準。
生產方面,公司與優質CMO合作,包括與Catalent簽訂商業供應協議,在美國生產百悅澤;與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簽訂委托生產協議,在上海生產百澤安。公司在中國蘇州和廣州分別建立了先進的小分子及大分子生物藥生產基地,以支持產品開發及商業化。按照美國、歐盟及中國監管規定的設計標準,在蘇州建立了多功能產業化基地,總面積達13000余平方米,包括年產量約1億片的小分子藥物生產基地及500升規模的中試生物制劑生產設施。此外,公司正在廣州建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大分子生物藥生產基地。
注重研發投入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報告期),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167億元、45.97億元、65.88億元和66.03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25.20%、350.88%、223.03%和452.66%。
公司擁有完整的腫瘤生物學研發體系,建立了包括藥物化學、發現生物學、生物藥和轉換科學在內的臨床前研究部門,擁有包括化合物篩選平臺、小分子激酶抑制劑優化平臺、分析化學研究平臺、雙(多)特異性抗體發現平臺、單B細胞抗體篩選平臺和抗體-藥物偶聯物(ADC)開發平臺等多種藥物發現技術平臺。
公司的研發引擎與生產和臨床開發無縫銜接,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的產品管線。截至2021年1月,公司共擁有研發人員超過2100名,占員工總數超過40%。同時,公司建立了強大的全球臨床開發團隊。
截至2021年1月,公司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執行超過60項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其中包括超過25項III期或潛在注冊可用的臨床試驗,總入組患者及健康受試者超過12000人,其中海外入組超過5700人。公司已建立起內部執行全球臨床運營的能力,可高效地推進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臨床試驗。對處于商業化或注冊階段的3款自主研發產品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百悅澤、抗PD-1單抗百澤安、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帕米帕利,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了多項臨床試驗,包括注冊性或潛在注冊可用的臨床試驗。
尚未盈利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82億元、-47.47億元、-69.15億元及-81.04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43.03億元。
結合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研發投入、固定資產投資等活動,交易所要求公司測算,未來12個月營運資金需求,滿足營運資金需求的方式,相關資金能夠支持公司在至少未來12個月正常運營、研發及生產活動的依據。
百濟神州表示,根據現有研發管線進度及計劃研發進度,測算了公司2021年度的研發投入,其中超過一定比例的投入將用于支付臨床相關費用。公司目前主要的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為廣州工廠生產基地以及相應的機器設備及實驗設備。其中,廣州生產基地一期工程(8000升產能)已完成生產流程驗證,于2021年4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用于生產和供應百澤安,廣州工廠二期工程(16000升產能)已落成,三期工程(計劃40000升產能)正在持續建設中。公司根據項目預算及建設規劃,預計2021年度固定資產投入為18.6億元。另外,根據公司的測算,預計2021年度生產采購及營運資金需求為64.0億元。
對于資金需求,公司稱,可通過賬面貨幣資金及產品銷售回款、與諾華技術授權收入、外部債權融資、外部股權融資等渠道實現。公司擁有可靠的資金來源,相關資金能夠支持公司在至少未來12個月的正常運營、研發及生產活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