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11: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只有激光顯示技術,在全球顯示技術迭代之際,才將過去日韓主導的顯示技術坐標移至中國。這份榮耀無疑屬于海信激光顯示技術。全球權威機構的定調,與其說是......
【藍科技觀察】只有激光顯示技術,在全球顯示技術迭代之際,才將過去日韓主導的顯示技術坐標移至中國。
這份榮耀無疑屬于海信激光顯示技術。全球權威機構的定調,與其說是肯定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的堅守,不如說是致敬中國終于填補了顯示技術的空白。
這份歷史的告白,只有真正懂中國家電、了解中國家電的人才會有真切的感受。
近日,全球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incoPat創(chuàng)新指數研究中心與IPRdaily中文網聯(lián)合發(fā)布“激光顯示技術專利排行榜(TOP100)”,對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公開的中國有效和審中專利數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入榜前100名企業(yè)中,中國占比66%,其次為日本和美國,分別占比19%和9%。海信以753件專利位列第一,以絕對優(yōu)勢領銜激光顯示領域的技術產出。
共識一:中國彩電業(yè)轉折關口,海信以激光顯示技術作為突破口,填補了中國缺少核心顯示技術的空白。
這一刻,中國彩電人等了半個世紀之久。
從1958年中國第一臺電視誕生至2007年之前,如果說這是中國彩電業(yè)百年歷史的上半場,那么上半場真正的主角嚴格意義來說,不完全屬于中國彩電業(yè)。
上個世界的中國電視產業(yè),有生產能力、有代工能力、有消費能力卻唯獨沒有核心顯示技術,一切依賴于外部。顯示技術牽制著中國電視產業(yè)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更影響著中國電視企業(yè)的品牌力。
以彩電為例,從改革開放初全國各地瘋狂引進彩電生產線至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彩電制造大國。但其實電視行業(yè)的發(fā)展一直都是日韓在主導,從黑白顯示、彩色顯示、數字顯示技術領域,中國缺少顯示領域的核心技術。
2007年是中國彩電業(yè)的分水嶺。
《中國彩電業(yè)過冬》一文中寫道:2007年中國CRT(傳統(tǒng)顯像管)生產優(yōu)勢正在喪失,不少CRT及玻璃殼工廠相繼停產關閉,當年CRT電視產量回落至6000萬臺,占總產量不足70%,液晶電視持續(xù)升溫,約占總產量的30%。
與此同時,中國彩電業(yè)當年出口4788萬臺,同比下44.6%,而這一切變化,源于電視產業(yè)正迎來平板電視熱潮。在新舊兩股勢力CRT與平板電視的爭鋒中,平板電視做為當時的新物種正在快速增長。
這一年,海信做出了一件改變中國彩電業(yè)全球化進程的重大轉折——全力研究激光顯示技術。
海信激光顯示技術的魄力在于,站在中國彩電業(yè)歷史轉折的關口,他們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甚至是最危險的道路。沒有前車之鑒,以拓荒者的角色進入激光顯示領域。
被譽為“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的激光顯示技術終于跳出由日韓企業(yè)定義的行業(yè)話語體系。可以說是海信在激光電視領域構筑了足夠高、足夠深的技術壁壘,引領中國企業(yè)在世界顯示領域成為真正的行業(yè)先鋒。
早在2007年,海信便開始著手布局激光顯示,之后經歷了七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艱苦歲月,才終于在2014年9月推出了全球首臺100英寸超短焦激光電視,實現了激光電視從0到1的突破。
海信用技術告訴全世界,中國有能力向全球輸出激光顯示技術。
共識二:激光電視在全球獲用戶認可,證明激光顯示技術已經被市場接納,成為第四代顯示技術的領軍者已達成全球共識。
據中國電子視像協(xié)會激光電視產業(yè)分會會長、海信電子信息集團副總裁高玉嶺介紹,2007年至2014年是激光電視的啟蒙階段,激光電視正式進入用戶家庭,并確立了以“電視”為標準的發(fā)展方向;2014年至2021年是激光電視的高速成長階段,激光電視在中國市場全面開花,七年來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100%。
用激光電視帶動激光顯示行業(yè),在海信的帶動下,2015年至2020年,中國市場激光電視的年度復合增長率達181%,成為增長最快的電視品類,預計今年同比增長超80%,可謂一枝獨秀。墻里開花墻外也紅,2020年海信激光電視在海外市場銷量同比增長288%。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統(tǒng)計,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品牌在全球激光電視市場的出貨量接近60%。
2021年一季度,海外銷量同比漲幅超9倍,可以看出中國激光電視品牌成為推動著全球激光電視發(fā)展的主導力量。
受此影響,全球激光投影儀進入快速發(fā)展通道。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7年中國激光投影機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顯示:隨著激光投影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需求的增加,最近幾年可以說是投影市場的“激光”年,而大部分激光光源產品在投影細分市場中逐漸成為主角,激光光源投影機正慢慢走向我們的生活,其發(fā)展速度不可低估。
而歐美市場對激光投影的接受程度更加開放,激光投影系列產品的同比增速遠超過彩電業(yè)。三星、索尼、LG、松下等外資品牌巨頭先后入局激光顯示陣營。以海信為引領,撬動激光顯示產業(yè)的發(fā)展,這是中國彩電業(yè)史上此前從未發(fā)生的。也是全球彩電業(yè)對海信激光顯示技術做出卓越貢獻而達成的共識。
共識三:目前中國彩電業(yè)只有海信在顯示技術上能代表中國,這是全球達成的共識。
很多細節(jié)證實了海信在激光顯示技術上的權威。2004年海信首席技術專家PK掉同臺競爭的日本專家當選為激光顯示工作組的召集人,這也是中國專家首次在顯示領域擔任國際標準工作組召集人。
截至目前,海信已主持或參與各類標準制定45項,其中國際標準9項、國家標準11項,先后發(fā)布《激光電視接收機技術規(guī)范》《激光電視觀看距離推薦規(guī)范》等各類標準。
“激光顯示技術專利排行榜(TOP100)”榜單顯示,全球激光顯示技術原創(chuàng)國分布呈現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入榜前100名企業(yè)主要來自7個國家、組織或地區(qū)。其中,中國占比66%、日本占比19%、美國占比9%,其次韓國和德國分別占比2%,荷蘭、瑞士各占比1%,說明中國的專利布局最為充分,已初步形成專利池。
而這,是首次在中國彩電業(yè)發(fā)展史上,海信用激光顯示技術主宰著未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