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09:4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共有10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有83家公司業績預喜;此外,有11家公司業績略減,3家公司業績續虧,3家公司業績首虧,還有3...
2021年即將結束,業績好的上市公司開始提前“秀肌肉”。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共有10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有83家公司業績預喜;此外,有11家公司業績略減,3家公司業績續虧,3家公司業績首虧,還有3家公司業績情況不確定。
預喜公司扎堆制造業
按證監會行業分類,在83家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中,有15家為技術相關企業(其中包括8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7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9家為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7家為醫藥制造業企業;6家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企業。
預喜企業數量最多的是與技術相關的行業。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我國經濟力主脫虛向實,強化實體企業技術投入,增強實體企業競爭力,筑高技術壁壘,使得我國高端制造業、軟件新興技術服務業發展迅速,科技企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科技企業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對于醫藥制造業和化學品制造行業的火爆,盤和林認為,與中國正確的抗疫方式息息相關。他表示,中國在全球內率先恢復制造業生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依然沒有擺脫疫情的困擾,對中國的原料藥和原材料形成了依賴,促進了我國原料產品的出口,成為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在83家業績預喜的企業中,有17家公司2021年業績同比增幅預超100%,東芯股份的業績增幅暫居首位。東芯股份預計2021年營收區間為11億元至11.5億元,將同比增長40.25%至46.6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2.25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幅超1000%。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均為虧損,但自2020年起,伴隨市場行情的回暖,公司的大客戶銷售逐步放量,盈利情況顯著改善。
截至目前,在業績預喜的83家上市公司中,分眾傳媒2021年預計實現的凈利潤額暫居榜首。公司預計202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60.2億元至62億元,將同比增長50.36%至54.85%。
華銘智能首次預虧
在已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103家上市公司中,仍有一些企業經營情況并不樂觀。其中,有3家企業首次預計2021年度業績虧損。
華銘智能是首次預虧的公司之一。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各個領域自動售檢票系統(以下簡稱“AFC系統”)終端設備的自主研發、制造與銷售等。從2019年開始,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AFC系統集成、設備制造和ETC產品相關業務。公司從事ETC業務的主體是在2019年收購的聚利科技,現已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2019年,受國家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政策對ETC設備的需求影響,聚利科技當年凈利潤出現“井噴”。而后,ETC后裝市場受政策影響份額嚴重壓縮,2020年ETC業務的貢獻大幅降低,導致華銘智能2020年度及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大幅下滑。2020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收12.50億元,同比下滑13.22%;扣非后凈利潤為1.07億元,同比下滑58.91%。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和扣非后凈利潤的下滑速度均加劇,其中,扣非后凈利潤虧損1257.47萬元,同比下滑超100%。
“2020年之前,受益于政策紅利,ETC行業無論是訂單還是業績,均賺得盆滿缽滿。2020年之后,還是受到政策影響,新車型自2021年1月份起支持ETC前裝芯片裝置,導致ETC前裝市場空間打開,ETC后裝市場規模減少、需求放緩。聚利科技的原有業務聚焦于ETC后裝市場,如果不能及時轉型,未來仍將受到較大影響。”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華銘智能此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曾表示,公司的ETC后裝業務今年上半年大額虧損,預計下半年市場需求不會明顯轉好,但前裝市場業務已開始陸續下單。公司未來將全力發展ETC前裝業務,未來將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來源之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