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11:22 |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行將結束的2021年,共有4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相較于2020年僅一家銀行成功掛牌上市,今年銀行上市步伐明顯提速。
????????陸2家過會 明年能否迎來爆發期?
????????不出意外的話,蘭州銀行將在明年1月初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2022年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銀行。
????????在行將結束的2021年,共有4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相較于2020年僅一家銀行成功掛牌上市,今年銀行上市步伐明顯提速。
????????雖然成功掛牌的數量有4家,但今年只有瑞豐銀行、蘭州銀行兩家銀行過會,其余掛牌上市的銀行均為2020年過會。“這可能與近年來發審委更關注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監管處罰及整改落實,股權結構、內部治理等情況有關。”有不便具名的銀行業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那么,2022年銀行上市是否會迎來“爆發期”?
????????4家銀行登陸A股
????????在經歷了去年的低迷之后,2021年成為銀行上市“大年”。
????????2021年有重慶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和滬農商行4家上市,共募集資金160.27億元。
????????2月5日,已經在H股上市的重慶銀行成功“回A”,成為年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陸續于6月18日、6月25日完成A股上市;8月19日,滬農商行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至此,A股迎來第41家上市銀行、第10家上市農商行。
????????從更長歷史維度來看,2016年至2020年五年間,A股新增上市銀行數量分別為8家、1家、3家、8家、1家。
????????商業銀行上市開閘要從2016年說起。當年就有包括蘇農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江蘇銀行在內的8家銀行成功上市,共募集資金294億元。
????????2017年,銀行IPO陷入低迷期,僅有張家港行1家銀行上市,募集資金7.9億元。
????????2018年,銀行上市回暖,共有長沙銀行、鄭州銀行和成都銀行3家銀行實現上市,合計募集資金80億元。
????????進入2019年,銀行上市節奏明顯加快,多達8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且上市銀行類型齊全。既有之前唯一未在A股上市的國有大行郵儲銀行,也包括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還有西安銀行、渝農商行等城商行和農商行。8家銀行共募集資金654億元,其中郵儲銀行首發募資327億元,占當年募資總額近半。
????????2020年銀行IPO審核進程明顯放緩,僅有廈門銀行一家成功登陸A股。
????????2021年也僅有瑞豐銀行、蘭州銀行兩家銀行過會。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說,這背后存在多種因素:一是受疫情大環境影響,整個銀行業資產質量跟經營狀況承壓;二是資本市場中,監管方面對待銀行上市的態度更為謹慎,監管問詢函的種種提問與反饋意見便是其中的一種折射;三是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方式進一步擴容,上市并非是補充資本方式的唯一途徑;四是經營情況較好的大中型銀行基本已實現上市,而目前排隊參與申請的主力軍中小銀行在經營狀況等方面表現不如大行,需要經歷更多審查流程,排隊時間也更長。
????????后備力量充足
????????2022年銀行上市的情況會如何?
????????不出意外,蘭州銀行將成為2022年登陸A股市場的首家銀行。12月14日,蘭州銀行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定于2022年1月5日啟動申購,擬以3.57元/股發行新股5.7億股。
????????但3.57元/股的發行價引發市場熱議,原因有二:一是該股發行價所對應的市凈率為0.82倍,低于發行前每股凈資產4.43元及發行后每股凈資產4.33元;二是該股發行后的市盈率達22.97倍,高于行業均值。
????????12月20日,蘭州銀行相關人士回應界面新聞記者稱,“發行價格是綜合基本面等多因素協商,結合監管要求、我們行的基本面,還有對投資者的保護等,最終確定了這么一個價格。”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我們的發行價格參照2020年度財務數據,去年受疫情影響,相對來說業績是受影響最大的一年。今年已經恢復到往年的水平,參照今年的財務,發行的市盈率和其它銀行一個水平,在12倍左右,不存在過高的情況。”
????????雖然蘭州銀行“開了個好頭”,但該行是在2021年9月過會的。那么,在經歷2021年的“低迷”之后,2022年銀行過會是否會有一個小的“爆發期”?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向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預計明年中小銀行IPO數量略增加。從供給端來看,國內部分中小銀行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融資壓力,目前銀行排隊IPO數量仍不少。從需求端來看,經濟進一步恢復常態,銀行盈利前景樂觀。
????????有投行人士則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銀行上市很難有爆發期,因為大中城市的城商行也差不多都上市了,剩下的都是三四線城市的地方銀行,盈利能力、資產質量都沒有那么好。”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分析認為,銀行IPO爆發性階段已經過去,尤其是資質較差的中小銀行上市將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從目前趨勢來看,后續銀行IPO審核只會越來越嚴格,上市銀行數量很難再有大的提高。
????????蘇筱芮表示,明年銀行上市的走向與宏觀經濟環境以及監管環境息息相關,預計銀行的上市工作仍將有序、穩妥推進,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化。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12家城農商行在IPO排隊中,審核狀態均為“已預披露更新”,包括湖州銀行、東莞銀行、廣州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江蘇大豐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廣東南海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廈門農商行、亳州藥都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和江蘇昆山農商行。
????????此外,當前處于IPO輔導期的還有湖北銀行、北京農商行、河北銀行、甘肅銀行等20家銀行,部分銀行輔導時間已經超過8年。
????????事實上,中小銀行依然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可轉債在內,銀行發債規模已超過萬億元,其中中小銀行在發債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與定增、優先股等股權融資方式相比,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占據主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