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14:58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集萃藥康注冊成立于2017年12月,招股書披露,南京大學在2018年生物研究院關停后,集萃藥康承接安置部分員工、受讓小鼠品系及相關知識產權、租賃部分設備設施等。...
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實驗動物小鼠模型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為客戶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品化小鼠模型,同時開展模型定制、定制繁育、功能藥效分析等一站式服務。
集萃藥康注冊成立于2017年12月,招股書披露,南京大學在2018年生物研究院關停后,集萃藥康承接安置部分員工、受讓小鼠品系及相關知識產權、租賃部分設備設施等。2019年2月,生物研究院將其自身擁有的2612個小鼠品系及相關知識產權以1673.65萬元的價格轉讓至集萃藥康。
對此招股書還具體披露到, 2018年6月和2018年8月,南京大學與生物研究院理事會分別召開會議,決議生物研究院不再從事經營活動。根據上述意見,生物研究院逐步減少經營活動,對其業務、資產及人員等進行妥善處置或安排,并于2018年12月31日起停止經營。但是也能夠看到,集萃藥康注冊成立于2017年12月,明顯早于上述整改意見推出的日期,也即集萃藥康對于南京大學生物研究院關停早有預期。
為了回饋南京大學和生物研究院,2021年4月,集萃藥康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翔與生物研究院簽署協議,自愿提高支付金額至7000萬元。
在此過程中存在部分爭議,包括上述2612個小鼠品系及相關知識產權的商業利益歸屬于集萃藥康公司,為什么由公司董事長以個人身份支付超額對價?公司董事長個人與集萃藥康是否能夠相互獨立?以及高翔先生計劃在集萃藥康上市后,向南京大學支付四千萬元以上的現金的資金來源是什么、是否會在公司上市后進行大額股權質押?針對上述問題,集萃藥康并未接受記者采訪。
另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的主營業務系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創制小鼠模型并提供相關服務,部分生產環節需要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域。CRISPR/Cas9技術系基因編輯領域的基礎性技術,該技術在真核系統方面的應用率先由Broad取得專利,目前廣泛應用于全球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這也意味著公司的核心業務對Broad所擁有的專利存在較大依賴。
招股書也披露到,基于自身業務需要,公司于2020年9月與Broad簽署專利許可協議,獲得了相關基因編輯技術專利在全球范圍內的非獨占使用授權,許可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許可專利的最后一個權利主張到期日。
值得關注的是,以同行業可比公司南模生物在招股書披露:“2018年11月,發行人與The Broad Institute, Inc。簽署了《非排他性專利許可和材料轉讓協議》,約定 The Broad Institute, Inc。將基因編輯技術(包括CRISPR/Cas9 技術相關的一系列專利)許可發行人使用,許可期限自2018年11月12日起至許可專利的最后一個權利主張到期日。”
能夠看到,南模生物與Broad簽訂協議的日期,也即是許可期限的起始日;而反觀集萃藥康,卻是在2020年9月才簽定期限從2018年1月開始的合同,這是否指向公司與Broad存在倒簽合同的操作,集萃藥康同樣未予回應記者的采訪。
此外,根據招股書第2020頁披露的“主要原材料及基礎服務采購的采購量和采購單價情況”顯示,集萃藥康在2019年到2021上半年采購C57BL/6小鼠的單價分別為38.83元/只、36.72元/只和49元/只。而與此同時,南模生物在招股書中披露,2019年到2021上半年采購C57BL/6小鼠的單價分別為41.14元/只、56.65元/只和57.21元/只,顯著高于集萃藥康的采購單價。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