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13:0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內外部因素來看,一方面,由于海外市場企穩,A股節前持續調整的主要外部風險已趨緩和;另一方面,穩增長政策預期向好,效果初步顯現,基本面信心也有望逐漸得到重塑。...
春節假期后,A股震蕩向好跡象越來越明顯。2月9日,A股三大指數均收紅,成交量也有所放大,特別是創業板指反彈1.30%,結束了之前“跌跌不休”的走勢,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賽道股是否已調整到位?后市機會幾何?近日多家公私募密集發布了對市場的解讀。在基金看來,積極因素正在積累,當前時點已無需悲觀。雖然確定看好“穩增長”的投資邏輯,但機構仍將“真成長”作為重點布局方向。基金認為,“穩增長”“真成長”雙輪驅動下,春季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階段性“情緒底”初現
節后3個交易日,上證指數走出了3連陽,但主板和創業板的分化讓市場有些擔憂。對此,機構普遍表示,近期創業板調整主要由傳聞引發,且恐慌情緒已有明顯修復跡象,積極因素正在積累,昨日創業板指止跌反彈,或成為市場探明“情緒底”的佐證。
華夏基金表示,主流賽道調整主要是受利空消息及傳聞影響,但目前已不宜過度悲觀。從內外部因素來看,一方面,由于海外市場企穩,A股節前持續調整的主要外部風險已趨緩和;另一方面,穩增長政策預期向好,效果初步顯現,基本面信心也有望逐漸得到重塑。
銀華基金也認為,雖然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疫情暴發以來,我國貨幣政策一直秉持“以我為主,以穩為主”的基調,后續仍有充分的施展空間。現在“政策底”已經確認,階段性“情緒底”初現,經濟發展和上市公司業績的“增長底”有望在一二季度出現,市場大概率逐步修復。
星石投資坦言,積極因素正在累積,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2022年1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5%,較2021年12月提高3.2個百分點,制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前景持較樂觀態度,“預期轉弱”壓力或已出現邊際緩解,多個行業也處于合理估值區間,市場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左手“穩增長”右手“真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確定看好“穩增長”的投資邏輯,但成長股依然是基金的“心頭好”,特別是經過前期的深度調整,不少基金已將成長股作為接下來重點布局的方向。“左手‘穩增長’右手‘真成長’,雙輪驅動下春季行情依然可期。”滬上一位頭部私募創始人說。
銀華基金表示,短期來看,“穩增長”仍是能見度最高的主線,看好消費板塊與地產基建產業鏈的表現。成長股短期或仍有盤整需求,但配置性價比已顯著抬升,后續將沿著科技創新周期和國家戰略方向,尋找年內增速高且具備中長期成長邏輯的主線進行布局,如新能源、VR等。此外,銀華基金補充說,將持續跟蹤2021年景氣度較低估值承壓的板塊如農林牧漁、酒店旅游,若基本面拐點確立,年內或有較為明顯的相對表現。
聚鳴投資創始人劉曉龍也表示,幾個具備代表性的熱門賽道龍頭股,估值水平已從之前偏高調整至目前基本合理狀態。
基金對近期波動較大的醫藥、新能源等賽道,也展現了樂觀預期。
丹奕投資認為,醫藥板塊持續下跌主要是因為最近幾年需求側的改革不斷深化,導致很多產品未來發展空間變得不可預期。在此背景下,后續投資主要關注需求可預期、景氣度穩定向上、競爭格局不斷優化的細分行業,如醫藥產業鏈上游的科研試劑、設備、部分原料藥細分領域等。
北京一家百億級私募人士認為,新能源板塊的下跌更多源于估值恐高,但經過調整后,部分細分賽道的估值中長期來看已較為合理,后續仍將是公司重倉方向。具體來看,電源端的新能源化、電網端的輸配網改造、用能終端的電氣化改造以及各環節的儲能配套等領域均值得關注。
對去年下半年以來表現活躍的傳媒股,銀河文體娛樂基金經理盧軼喬表示,文娛產業將在新一代互聯網應用蓬勃成長的背景下,出現產業基本面的巨大變革。從估值來看,中證文體休閑指數已經自2015年5452點下跌到目前的1739點,其間經歷了漫長的盤整消化,向上空間較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