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14:10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4月25日晚間民生控股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4月25日,民生控股上演“地天板”,無疑成為低迷股市行情中一只亮眼個股,這也是公司收獲的第4個漲停板。民生控股在開盤跌停的情況下迅速拉升至漲停。截至下午收盤,民生控股報收5.59元/股,漲10.04%,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45.19%。
對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4月25日晚間民生控股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與市場表現不同,民生控股業績情況不容樂觀。4月23日,民生控股發布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4.81萬元,同比下降25.77%;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360.87萬元,同比下降61.14%;基本每股收益為0.0256元。
民生控股在年報中表示:“上市公司退市新規實施,給公司帶來很大壓力。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公司典當業務和保險經紀業務收入均有所下降,凈利潤減少。同時公司投資的個別項目出現了資產減值和公允價值下降,使得凈利潤下降,最終導致2021年度業績較2020年明顯下降。”
民生控股的主營業務為典當業務及保險經紀業務,其中典當業務占比88.21%。民生控股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典當客戶逾期情形增多,擠占了典當業務資金,增加了典當業務風險。
除了公司業績下滑,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泛海的股份屢被質押凍結也是導致公司治理面臨困境的原因之一。截至4月13日,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泛海所持公司股份質押和凍結約1.2億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司法輪候凍結5500萬股,占中國泛海所持公司股本的45.84%,占公司總股本的10.34%。
此外,2021年民生控股投資的兩款理財產品產生逾期,均為中國泛海旗下金融產品。截至4月11日,其中一款逾期理財產品仍未完成兌付投資本息。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大股東面臨債務危機的時候,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可最需要做的是要做好隔離,做好防火墻,避免大股東的這種危機給上市公司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現如今,典當行業監管政策更趨嚴格,讓典當企業經營面臨更大的困難與挑戰,行業洗牌將加速。
民生控股提出要發揮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推動公司轉型升級。以監管層退市新規觀照,公司鼎故革新的迫切性很強烈,根本途徑是打破現有業務格局,借助資本市場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資產結構和業務結構,實現戰略轉型。民生控股對此表示:“近幾年一直為此而積極準備、不懈努力。時不我待,客觀形勢的變化要求公司在2022年以實際舉措著手進行相關工作,并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
透鏡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于典當行業而言,轉型并不容易。傳統金融的融資渠道,各融資渠道牌照化控制的相對較嚴。所以民生控股首要發展目標是保持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做好公司本身典當業務的風險控制。”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消費者對于資金融通的需要還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公司轉型,需要拓寬渠道,進一步提升對需求服務的有效性。”江瀚如是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