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9 08:5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5月18日晚間,深圳證監局官網發文顯示,17日對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開展現場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18日依法對該所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對三名律師采取出具...
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和而泰此前公告“臨死股東大會”產生巨大輿論,如今相關方也迎來了監管處罰。
5月18日晚間,深圳證監局官網發文顯示,17日對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開展現場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18日依法對該所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對三名律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回溯事件,5月16日晚間,和而泰發布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其聘請的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出具了相應的法律意見書。不過,該份法律意見書的標題,將“臨時股東大會”寫成了“臨死股東大會”。
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撰寫的錯誤版本法律意見書
和而泰公告顯示,5月16日14:30,公司召開了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劉方譽、莊穎律師出席了本次股東大會,進行現場見證并出具了法律意見。
深圳證監局認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看門人”,律師事務所及執業律師應當勤勉盡責、認真履職,提供專業、審慎的法律服務,推動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
兩月內兩次出錯
針對此次烏龍事件,和而泰依舊未給出明確回復。
5月16日晚間,和而泰董秘羅珊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不太方便說,我現在正在跟那邊的律師溝通中。”5月18日晚間,記者致電和而泰董秘羅珊珊,但是電話未獲對方接聽。
而在近兩個月內,和而泰除了公告出現“臨死股東大會”的問題,此前披露的2021年年報也進行了更正。
4月8日,和而泰發布2021年度非經常性損益披露差錯更正的公告顯示,公司2021年年報中將控股子公司浙江鋮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收到的軍品增值稅退稅共計3318.54萬元認定為經常性損益。
和而泰表示,由于是首次收到軍品增值稅退稅,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將該筆退稅認定為非經常性損益,因此需要對2021年度報告中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進行調整,公司2021年度非經常性損益調增2089.69萬元。
2021年年報(更正后)顯示,和而泰的主營業務為兩大板塊,分別為家庭用品智能控制器、新一代智能控制器、智能硬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廠商服務平臺業務;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T/R芯片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
2021年,和而泰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77億元,同比增長30.19%。
來源:和而泰2021年年報(更正后)
而羅珊珊作為和而泰董秘,當前全面負責公司財務、證券、法務、信息披露、投融資等相關工作。
和而泰董秘羅珊珊簡歷
來源:和而泰2021年年報(更正后)
和而泰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其信息披露年度考評自2010年至2020年,除了2010年的考評級別為良好,其余年份的考評等級均為B。
來源:深交所官網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2020年修訂)》顯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結果主要依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同時結合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對投資者權益保護程度等因素,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
多家A股公司信披出錯
和而泰在出現上述信披問題后,不久便進行了修正。不過,相同的錯誤,洲明科技、中航重機、福能東方(彼時證券簡稱“智慧松德”)等上市公司也曾犯過,且至今仍未修正。
如,福能東方在2018年半年報中,將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寫作了第二次“臨死”股東大會。
來源:福能東方(彼時證券簡稱:智慧松德)2018年半年報
2021年4月28日,洲明科技發布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1年4月)》公告中,將臨時公告寫成了“臨死”公告。
來源:洲明科技《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1年4月)》
中航重機則是在2021年3月23日發布的《關于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增加臨時提案的公告》中,將臨時會議寫成了“臨死”會議。
來源:中航重機公告
總結來看,上市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在撰寫相關材料時,除了“臨時”容易被錯寫為“臨死”,也會容易將“公募基金”錯寫為“公墓基金”、“經紀業務”錯寫為“經濟業務”。
這些容易產生錯誤的內容,亟需工作人員認真待之,再三校對。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問題,絕大部分是無意造成,有別于信息披露造假,但是上市公司對于這種低級錯誤應當引起重視,否則因該問題導致信息披露失誤或違規,既對公信力產生影響,也有可能傷害投資者利益。
從監管的角度,深圳證監局基于和而泰的信息披露問題,今后將繼續與相關部門發揮監管合力,從嚴監管、壓實責任,督促律師事務所及執業律師不斷提升執業質量和合規意識,為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保駕護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