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10:43 |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一家地處四川省成都,主營危險廢物處置的環保企業,環科股份通過焚燒、物化、穩定化/固化填埋等處置系統,為工業企業等產廢單位提供危廢減量化、無害化處置服務。...
4月21日,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環科股份”)更新了自己招股書,擬在深市上市融資。在資料梳理過程中,《紅周刊》發現該公司不僅因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困守成都市場,且在經營上獨立性也不足,此外與大股東旗下的公司還存有同業競爭關系。
競爭加劇價格下滑
困守成都市場,向外擴展能力弱
自“十三五”(2016年-2020年)以來,國家一系列針對危廢的政策和行動密集落地,加速了危廢處置需求的釋放,引發危險廢物處置市場“井噴”效應。
作為一家地處四川省成都,主營危險廢物處置的環保企業,環科股份通過焚燒、物化、穩定化/固化填埋等處置系統,為工業企業等產廢單位提供危廢減量化、無害化處置服務。報告期內(2019年-2021年),環科股份的危廢處置業務收入分別為12500.96萬元、20428.16萬元和24150.66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8.95%、73.19%和89.76%。
2018年至2019年,因危廢處置價格的持續攀升吸引了大批資本、企業爭相涌入危廢處理行業,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危廢處理行業已變得擁擠不堪。據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官網,截至2022年4月22日,四川省持有省廳頒發的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共66家,相較去年同期的53家,一年時間內新增13家危廢處理企業。
目前,危廢處理行業尚處于價格競爭、產能競爭的初級競爭階段。2021年,環科股份的危廢處置量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了75.94%,但收入增長率僅為18.22%,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5.19個百分點,收入增速大幅收窄,其中危廢處理費下滑是收入增速收窄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2021年,焚燒均價同比下降20.75%,物化均價同比下降58.05%,穩定化/固化填埋均價下降26.93%。
表1報告期內危廢處置業務實際處置量和主營業務收入變動情況
民生證券研報提到,由于環保監管趨嚴等帶來的行業逐步規范化,危廢處理價格在短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長期來看,隨著市場機制逐步健全和監管政策不斷完善,危廢處置價格或將回歸合理區間。而據《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2022版)》,四川省危廢固化填埋和高溫焚燒的平均收費標準仍占全國首位。隨著省內產能提升,競爭企業增加,未來省內危廢處理價格可能仍會有較大跌幅。
環科股份的主要收入來自危廢處理費,危廢處置業務單價的變動對公司的經營情況影響很大。據招股書測算,2021年公司危廢處置業務(不含飛灰處理業務)平均單價為3484.20 元/噸,毛利率為50.96%,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若公司危廢處置業務平均單價下降10%,公司毛利率將下降5.45%,毛利率變動幅度為-10.70%,若公司危廢處置業務平均單價下降20%,公司毛利率下降-12.26%,毛利率變動幅度為-24.06%。
此外,危廢跨省轉移審批手續較為復雜,且運輸成本較高,這導致危廢處置業務區域性很強,但即使如此,《紅周刊》發現在四川省內,環科股份的危廢處理業務也沒有明顯優勢,2020年環科股份的實際危廢處置量占全省處理量的0.84%,僅僅在成都市區域內具有領先優勢,“目前,成都市建成投運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僅有發行人1家,其余同類型競爭對手均在成都市外。”
除了區域限制,環科股份的危廢處理類型還很單一,公司目前主要從事危廢的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設施單一,僅有廢包裝桶的循環再利用裝置,相較其他專業從事危廢資源化利用的企業,公司處置成本更高,在處置價格上存在一定的競爭劣勢。
經營獨立性或有不足
《紅周刊》發現,環科股份的業務開展與控股股東密切相關。據招股書,成都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環境集團”)在公司持股99%,并通過其控制的匯錦實業間接持股1%,是環科股份的控股股東。成都環境集團屬于成都市國有大型環境企業,旗下有大量同行業企業。
有意思的是,截至2021年底,環科股份作為一家擬上市企業,竟然沒有已授權商標,此前公司曾以“環科股份”和“興蓉環科”字樣申請的商標,接連被駁回復審,公司官網只能掛起控股股東成都環境集團的Logo。
此外,環科股份還與成都環境集團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發生過人員借調的情況,借調人員涉及生產、技術、行政、財務等各個崗位,并根據借調單位的實際需求負責項目管理、人事招聘、業務交流等工作。成都環境集團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在采購銷售渠道、主要客戶及供應商等方面也與公司有重疊情況。
除環科股份外,成都環境集團旗下還有16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有8家屬于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分別為成都市興蓉環境(5.190,-0.04,-0.76%)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證券簡稱為“興蓉環境”)、成都沱江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成都環晨環境實業有限公司、成都環境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成都成環新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成環新益”)、成都環境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溫江區興蓉水環境治理有限公司、成都空港環境投資有限公司。
上述8家公司中,A股上市公司興蓉環境的公司名稱與環科股份全稱相差無幾,雖然兩家公司從事不同業務,但都屬于環保行業,如果環科股份也能成功上市,則兩家公司在環保領域經營很容易出現混淆情況。此外,成環新益這家新成立的公司也是疑點重重,疑與環科股份從事相似業務,兩者之間不排除有同業競爭之憂。
疑與大股東旗下公司有同業競爭關系
資料顯示,成環新益是成都環境集團最新成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2日,注冊地址為與環科股份年報地址相近,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三峨街998號。
《紅周刊》發現,成環新益可能正在布局醫療廢物處置業務,據比地招標網信息,2022年4月25日和26日,成環新益先后發布兩條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車采購項目的招標文件。
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之一,如此情況就很值得警惕, 成環新益是需要披露采購上述醫療廢物處置車是自用還是用于對外承接醫療廢物處置活動的,如同樣存在對外承接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則必然與環科股份產生直接的同業競爭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成環新益這家公司的成立時間很蹊蹺,正好成立于公司更新版招股書披露日(4月21日)的第二天,即4月22日,在更新版招股書中,這家控股股東的全資子公司只字未提,其業務情況更無需披露,可謂完美規避了同業競爭的風險,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如成環新益真如上文所講的那樣從事醫療廢物處置活動,那么公司的這一手瞞天過海可謂“絕妙”。
雖然從采購醫療廢物處置車這一信息暫時無法直接判定成環新益具體經營活動,但從經營范圍還是可以看出蛛絲馬跡的。成環新益的經營范圍包含了固體廢物治理,這一情況與環科股份有所重合,因為在環科股份的經營范圍中,除危險廢物經營外,還包括了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清運)和固體廢物治理等。
目前,環科股份正在積極拓展一般固廢領域,公司正在建設成都市龍泉驛區150萬噸/年建筑廢棄物資源一體化示范項目,該項目也是此次的募投項目之一。該項目建設完成后,將實現建筑垃圾的分離分選和回收利用。
在企業實際經營中,同業競爭的存在必然使得相關聯的企業無法完全按照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來平等競爭,雖然公司控股股東向公司出具了《關于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還是很難回避其中的風險的,一旦控股股東利用其強勢表決權決定企業的重大經營,讓有利的一面傾向于自己手中的非上市公司,則對上市公司中其它中小股東而言,結果可能是不利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