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 10:41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招股書介紹,恒鑫生活以原紙、PLA粒子、傳統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紙制與塑料餐飲具。
近日,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恒鑫生活”)對外披露了招股書,欲沖刺深交所創業板。《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下同)內,恒鑫生活產能沒有利用完全,但此次IPO卻擬募資擴產。另外,報告期內恒鑫生活還存在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問題,累計未繳納金額高達1280.54萬元。
2019年12月,恒鑫生活實控人親屬控股平臺以1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增資100萬股,一同認繳的還有員工持股平臺和公司員工。為何實控人親屬控股平臺能夠以低價增資入股,招股書沒有展開說明。申報前夕多家機構突擊入股,使得恒鑫生活估值在短期內激增,同時恒鑫生活還和機構簽訂了對賭協議,對公司上市時間作出了約定。
募資擴產考驗消化能力
據招股書介紹,恒鑫生活以原紙、PLA粒子、傳統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紙制與塑料餐飲具。此次IPO,恒鑫生活計劃募資82832萬元,分別用于年產3萬噸PLA可堆肥綠色環保生物制品項目、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研發技術中心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年產3萬噸PLA可堆肥綠色環保生物制品項目”為本次募資的重點項目,計劃募資金額為53770萬元,占募資總額的64.91%。項目計劃生產產品包括PLA紙杯、杯蓋、杯套、紙碗、刀叉勺和吸管等,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建成具備生產全系列可生物降解環保餐具能力的智能工廠。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恒鑫生活紙杯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5.12%、68.69%和77.04%;杯蓋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0.54%、69.26%和81.22%;塑料杯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8.59%、42.70%和73.05%。不僅現有產能沒有利用完全,紙杯產能利用率還呈現下滑趨勢。恒鑫生活表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訂單出現下滑,公司開工率下降,公司產品產量、銷量出現下滑;2021年由于國際貿易摩擦、疫情導致的海運運力緊張、新設子公司海南恒鑫尚處產能爬坡階段、下半年限電限產等原因,公司產量仍受到一定的限制。
《經濟參考報》記者留意到,恒鑫生活經營業績并不穩定,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4436.33萬元、42444.45萬元和71889.57萬元,其中2020年同比下滑22.03%;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25.28萬元、2608.65萬元和8026.73萬元,其中2020年同比下滑62.87%。而募投項目完成后,恒鑫生活固定資產折舊將會大幅增加,每年將新增大量固定資產折舊,恐怕會給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不少壓力。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恒鑫生活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7178.05萬元、11864.90萬元和14481.10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4.23%、41.21%和39.94%,存貨賬面價值在不斷增加。其中庫存商品分別為854.31萬元、1529.07萬元和3420.21萬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78.98%和123.68%。恒鑫生活在招股書中提示了“存貨規模較大的風險”:如果未來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競爭加劇或公司存貨管理不當,導致存貨積壓,也可能發生存貨跌價損失,從而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經營業績等。
機構突擊入股抬高估值
2021年6月,恒鑫生活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變更之前共進行了兩次增資。一次是2019年12月,注冊資本由6000萬元增加至6700萬元,本次增資價格為1元/注冊資本,認繳人為合肥恒平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合肥恒平”)、合肥恒言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合肥恒言”)及張四化等員工。其中,合肥恒平認繳了479.50萬元,合肥恒言認繳了100萬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合肥恒平為恒鑫生活員工持股平臺,合肥恒言為實控人親屬持股平臺,合伙出資人為恒鑫生活實控人嚴德平及其外甥李涵睿和侄女樊昱菲,李涵睿和樊昱菲是否在恒鑫生活及旗下子公司擔任職務,為何能夠以低價增資,招股書并沒有說明原因。另一次增資是2020年12月,恒鑫生活又新增注冊資本500萬元,本次增資價格為2.26元/注冊資本,認繳人為合肥恒平及嚴秀等公司員工。
在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恒鑫生活又進行了兩次增資。一次是2021年11月,公司股本由7200萬股增加至7500萬股,一次是2021年12月,公司股本由7500萬股增加至7650萬股。通過兩次增資,引進了合肥悅時景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肥悅時景暉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無錫復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3家投資機構。根據最新《監管指引》規定,申報前12個月內產生的新股東認定為突擊入股。
記者進一步發現,上述3家公司入股時,每股作價11.68元,恒鑫生活表示是以2021年預計凈利潤的10倍PE為基礎協商確定。按這個增資價格計算,恒鑫生活的整體估值高達8.94億元。而在此之前,根據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2021年4月30日,恒鑫生活凈資產評估值為4.04億元,遠低于機構入股估值價。業內人士認為,估值涉及到新股定價這一關鍵問題,投資機構之所以愿意以高價突擊入股,可能是為了追求公司上市后帶來的高額收益。若IPO公司估值較高,上市發行詢價階段便擁有高報價的參考依據,但這一行為可能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而且,2021年11月和12月,恒鑫生活及實控人樊硯茹、嚴德平、嚴書景與上述3名股東分別簽署協議:約定自上述3名股東增資完成之日(以增資入股的工商變更登記時間為準)的48個月內,公司未能實現在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以披露的上市公告或者上市公告書中記載上市時間為準),上述3名股東有權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按照補充協議約定的條件和條款轉讓給公司實際控制人等相關事宜。2021年12月28日,恒鑫生活與上述3名股東簽署解除對賭的協議,約定對賭協議終止履行,且不含有效力恢復條款。
《創業板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審核問答》第13條規定:投資機構在投資發行人時約定對賭協議等類似安排的,原則上要求發行人在申報前清理。但同時滿足以下要求的可以不清理:一是發行人不作為對賭協議當事人;二是對賭協議不存在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化的約定;三是對賭協議不與市值掛鉤;四是對賭協議不存在嚴重影響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或者其他嚴重影響投資者權益的情形。而此前簽訂的對賭協議,恒鑫生活不僅是簽約方,而且還對恒鑫生活上市時間有所約定,若對賭協議不解除,恐不符合相關規定。
部分員工未繳納社保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恒鑫生活員工數量分別為1003人、950人和1262人。2019年和2020年,恒鑫生活的社保繳納人數為498人和611人,實繳人數占應繳人數的52.64%和70.07%。而在住房公積金方面,恒鑫生活的繳納比例更低,2019年和2020年,其住房公積金繳納人數僅有101人和171人,實繳人數占應繳人數的10.68%和19.61%。在即將沖刺IPO之際,恒鑫生活將2021年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實繳比例提高至92.38%和85.03%。
在未繳納人數里面,僅有部分為退休返聘人員和當月入職人員,至于為什么沒有給其他員工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恒鑫生活并沒有展開說明。報告期內,恒鑫生活未繳納社保金額分別為504.21萬元、132.16萬元和447.64萬元,未繳納住房公積金分別為85.04萬元、70.38萬元和41.11萬元,報告期內二者合計為1280.54萬元。恒鑫生活在招股書中表示,上述未繳納金額占當期公司利潤總額的4.84%、2.46%和4.65%,對公司的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或者讓員工自愿放棄,這種行為實際上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經濟參考報》記者查閱《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單位逾期不繳或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恒鑫生活仍然沒有替職工補繳該部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對此,恒鑫生活控股股東兼實控人樊硯茹、嚴德平、嚴書景承諾:若被勞動保障部門或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或發行人及其子公司的員工本人要求,為其員工補繳或者被追繳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一切費用開支、經濟損失由承諾人承擔。
此外,截至2021年末,恒鑫生活子公司安徽恒鑫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安徽恒鑫”)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占用工總數的比例為14.57%。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的相關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安徽恒鑫勞務派遣數量超過了相關規定,恒鑫生活表示這主要是由于2021年末用工量大且招工困難所導致,目前已經按相關規定進行了用工整改。針對恒鑫生活存在的其他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