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11:4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吳珊 余俊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私募基金已不是新鮮事。
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私募基金已不是新鮮事。
6月6日,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稱,為提升公司資本運作能力,做深公司產業布局,公司擬與控股子公司盛迪投資、控股股東恒瑞集團簽署《上海盛迪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伙協議》,共同發起設立合伙企業。上海盛迪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認繳出資總額為20.1億元,盛迪投資作為普通合伙人(GP)出資1000萬元,持股比例為0.5%,恒瑞醫藥、恒瑞集團作為有限合伙人(LP)分別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分別為49.75%。公司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這是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參與設立資金規模最大的私募基金。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8日,年內已有15家上市公司宣布參與發起設立私募基金。其中,有8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的私募基金擬定資金規模或首期募集金額均過億元,分別是恒瑞醫藥、悅心健康、復星醫藥、中國外運、力盛賽車、金力泰、華熙生物、大豪科技。
對于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私募基金的目的,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私募基金的首要目的是拓寬其投資渠道,提升空閑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是意圖并購,為上市公司提前發現和儲備并購標的;再次是借助基金管理人的行業經驗、管理和資源優勢,提升公司綜合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未來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業內將“上市公司參與私募基金”稱為“企業風險投資”模式,即CVC(CorporateVC)。亞禾資本合伙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徐振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私募基金,背后最大的考慮是“上市公司發展模式”。很多上市公司的傳統主業增長乏力,這時需要開辟發展“第二曲線”。“第二曲線”往往意味著新技術、新模式、新團隊,從技術、產品到管理模式都需要創新。通過設立私募基金可以與傳統主業進行一定的隔離,這種隔離既可以對“第二曲線業務”實現新的管理機制,例如突破員工激勵等,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創新風險的成本。
從私募基金自身的優勢上來看,民建中央上市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石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私募基金最大的優點是易于定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私募基金的穩定性正向公募基金靠攏,同時私募基金投資不同行業公司,對基金團隊的研究能力有很高要求,只有專業化才能深入了解各個行業、把握行業趨勢,精準投資。
雖然參與設立私募基金對上市公司來說有一定優勢,但是實施中有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徐振群認為,第一,上市公司參與的私募基金,其投資策略是少數股權投資還是并購,這對于投后管理、投資收益、基金退出是完全不同的。上市公司在此過程中,要做到“不掉隊、不越位”,拿捏好尺度。第二,私募基金布局種子業務、新興產業,可以適當突破自己的能力圈,但是一定不要太遙遠。第三,一定要延攬人才或與專業的投資機構合作。
徐振群表示,“未來,CVC助力上市公司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普遍,這是由企業所處的經濟、技術、產業等發展環境和國內經濟發展政策共同決定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