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09:5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馬春陽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指引》所稱聲譽風險是指因基金管理公司、工作人員行為、言論或外部事件等,導致投資者及社會輿論對基金管理公司負面評價,從而損害其品牌價值,不利于其正常...
6月17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印發《基金管理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應當將聲譽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主動防范和控制聲譽風險,妥善處置聲譽事件。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內公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加強從業人員職業操守,強化基金公司品牌建設和聲譽管理,已經成為公募基金行業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指引》將進一步提升行業規范性、透明度,對于維護市場穩定、提升行業形象、獲取投資者信任具有重要作用。
“此前部分基金公司對自身聲譽不甚愛惜,為了增加管理費收入開展各類高風險業務、通道業務,或是在監管灰色地帶甚至超出監管紅線展業,或是在出現負面輿情時應對失當,最終招致監管處罰,抹黑了行業形象,也使公司失去長期發展的機會。”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
《指引》所稱聲譽風險是指因基金管理公司、工作人員行為、言論或外部事件等,導致投資者及社會輿論對基金管理公司負面評價,從而損害其品牌價值,不利于其正常經營,甚至影響到市場穩定和社會穩定的風險。
聲譽風險管理目標則是指落實各方職責義務、培育員工聲譽風險意識,并將聲譽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主動防范和控制聲譽風險,妥善處置聲譽事件。
具體來看,《指引》共計28條,分為5個章節,明確了基金公司聲譽風險的管理目標、管理框架、組織責任等,要求建立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加強對基金公司的自律管理等。
其中,《指引》提出基金管理公司還應當建立健全聲譽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明確董事會、管理層、各部門及分支機構責任和義務。應當設立或指定專門部門、團隊開展聲譽風險管理工作,并由一名高級管理人員牽頭負責。
同時,《指引》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建立聲譽風險管理制度以及相關機制,并明確具體要求,建立健全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并指定新聞發言人,應當完善新聞工作、輿情監測和分析、評估、追責以及信息保存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份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就已經對基金公司的聲譽風險管理提出了相關要求。
鄧海清表示,《指引》的發布與此前證監會發布的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是一脈相承的,將引導公募基金健全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有利于基金公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重視合規和風險,探索公司對于行業和社會的意義和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