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08:03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林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實際上,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近2年、近3年均跑輸同類基金。尤其是近2年,在同類基金斬獲24.80%的平均回報率時,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卻逆勢虧損9.40%。...
《電鰻財經》文/林妍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的楊浩或許就應了這句話。楊浩可謂是公募界的大佬,在高峰時在管規模近400億元。然而,目前楊浩近乎銷聲匿跡了,其管理的基金均為與其他基金經理共管,且參與度十分有限。
尤其是楊浩與田彧龍共同管理的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519772),近一年回撤高達44.3%!
交銀新生活力被疑“開倒車”
“開始倒車接人了,是不是該減倉了啊”“活久見,買基金能有超過50%的虧損?以后再也不買交銀的任何產品”在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吧,太多的投資者對其表現瞠目結舌。
據《電鰻財經》觀察,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近3月、近6月、近1年回報率分別為-3.48%、-23.00%、-31.96%,同期同類基金平均業績分別為-0.15%、-11.40%、-6.08%,業內排名分別為1760/2123、1893/2072、1946/1994,均處于墊底水平。與此同時,滬深300指數漲跌幅為-1.25%、-16.14%、-19.59%。顯然,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已經被指數和同類基金遠遠甩在了后面。
實際上,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近2年、近3年均跑輸同類基金。尤其是近2年,在同類基金斬獲24.80%的平均回報率時,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卻逆勢虧損9.40%。
同花順數據顯示,在近1年中,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的下行風險為17.1526%,大于同類平均;最大回撤為44.3046%,大于同類平均21.09%的回撤,超過同類平均回撤1倍;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最大回撤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
楊浩“隱退”了
業內人士質疑,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之所以“開倒車”,是因為楊浩“被隱退”。
據《電鰻財經》觀察,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由楊浩與田彧龍共同管理,該基金持倉與田彧龍單獨管理的基金持倉重合度很高。田彧龍目前單獨管理的交銀數據產業和交銀產業機遇,通過對比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發現,十大重倉股中八只是一致的,重疊率達80%。尤為注意的是,除了聚安科技,其它7只股票連持股比例都相差不多。“重倉股擬合度如此高已經不能算巧合了,連配置比例都差不多,只能是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結果。”業內人士稱。
除了重倉股高度重疊外,田彧龍單獨的交銀數據產業和交銀產業機遇,的資產配置與楊浩與田彧龍共同管理的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基本一致:股票占凈比約85%,債券占凈比5%,現金占凈比10%,持股集中度約50%。
另外,楊浩還參與管理其他基金也出現了與共管基金經理配置高度重疊的結果。不得不說,楊浩參與管理基金已經十分有限。正如市場所質疑的,曾經的大佬楊浩已經“隱退”了。
2021年以來,楊浩一直表現不佳,而且最高回撤超過53%,基金持有人備受煎熬。楊浩能否重拾光彩走到目前,大家拭目以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