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08:5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發行時熙熙攘攘,成立后卻回本路漫漫。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認購天數在5天以內、首發規模50億元以上的主動權益類爆款基金(包括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自成立以來...
曾經星光璀璨、一呼百應,如今神話不再、竭力回本。今年以來,諸多明星基金經理面對的正是這樣的反差。即便是鉚足勁抓住了近期這一波反彈行情,部分昔日爆款基金“回本”路依然漫漫。
“過去明星基金經理的吸金力有多強,產品虧損后對品牌的傷害就有多深。”某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的基金銷售難一定程度上也與投資者過往投資體驗不佳有關。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明星牌的失效、基金銷售市場的冷清,也在倒逼基金公司轉向“重投教、重陪伴”的新模式。當客戶真正獲得了收益,并在此過程中提高了獲得感,基金規模增長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明星基金經理求“回本”
發行時熙熙攘攘,成立后卻回本路漫漫。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認購天數在5天以內、首發規模50億元以上的主動權益類爆款基金(包括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自成立以來仍有近半產品虧損,其中有39只基金虧損幅度超過20%,跌幅最大的達40%,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距回本線相去甚遠。
以王宗合管理的鵬華創新未來為例,該基金2天便售罄,2020年9月成立時規模達120億元。當時王宗合是鵬華基金當之無愧的明星基金經理,甚至一度被稱為“國民基金經理”。但從2021年初開始,該基金凈值走下坡路,成立以來已虧損37%,今年一季度末規模縮水至46.67億元。
王宗合踩錯時點的調倉,或是該基金凈值走勢低迷的重要原因。譬如2021年四季度鵬華創新未來大幅減持了此前重倉的白酒股,并重倉寧德時代、隆基綠能、比亞迪等新能源公司。然而,2021年四季度白酒板塊大漲,新能源板塊則開啟了劇烈調整行情。今年一季度,該基金減倉新能源并重倉了銀行板塊,而二季度以來,這兩大板塊的走勢又與基金經理的判斷大相徑庭。
同樣在為回本頭疼的,還有曲揚去年1月成立的前海開源優質企業6個月持有、洪流去年2月成立的嘉實競爭力優選等。
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已率先回本,而他們各有“法寶”。比如,陳皓管理的易方達均衡成長、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盡管這兩只產品今年一度跌破面值,但憑借近期成長及消費賽道不同程度的反彈,已成功回本。
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不好賣了
一位買了多只明星基金產品,并從去年末開始虧損至今的90后工薪族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再沒買過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以前買的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目前離回本線還差17%,“我就像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基金跌上熱搜完全不覺得稀奇,最近漲上了熱搜才特別驚訝”。
基金業績“滑鐵盧”的一個連鎖反應,就是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不好賣了。業內流行一句話:“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在過去兩年的結構性行情中,基金公司展現了賺錢能力,也塑造了一大批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大幅增長。但隨著業績變臉,基民開始變得冷靜,“追星熱”逐漸退潮。
“今年以來市場持續調整,銀行渠道方面更愿意賣短債基金等固收類產品。況且,此前他們大力賣的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把客戶套住了,很難再去推介新的權益產品。現在這個階段,就像在給之前不負責任的行為‘還債’。”北方某基金公司人士說。
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混合型、股票型基金規模僅有1907億元,不到2021年1月同類基金首發規模的一半。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新產品銷量一般,如梁永強管理的匯泉興至未來一年持有、是星濤管理的信澳遠見價值等,首發規模僅勉強超過2億元、3億元。
“過去明星基金經理的吸金力有多強,產品虧損后對品牌的傷害就有多深。”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說,現在“明星牌”失效,其實是個好時機,能讓行業重新反思這種銷售弊端。
“短期看行業可能會面臨發展陣痛,產品銷售難度加大,但從長遠看是有利于發展的,會迫使基金公司擺脫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依賴,更多依靠平臺的力量去培養中生代、新生代的基金經理,使得公司投研梯隊更加合理。”華南某公募基金相關人士說。
銷售重心發生轉移
過去兩年基金管理規模快速擴張,行業發展進入黃金期。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4月末,存續公募基金總規模已超過25萬億元,但隨之而來的一些銷售弊端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警惕。
今年4月,證監會發布《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基金公司要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與傳承,扭轉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的發展模式。引導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踐行“逆向銷售”,積極拓展持續營銷,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
格上富信產品經理張懷若認為,明星牌失效將促使基金公司貫徹長期投資理念,在營銷時不片面宣傳業績,注重風險提示,與“造星”說再見。
“和過去兩年不太相同的是,今年以來我們宣傳基金經理時,將重點放在了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上。同時,我們希望打造‘知識性、共成長’的投教進階課堂,幫助投資者樹立新型定投理念,提高基金投資的持有體驗。”九泰基金市場部負責人說。
與九泰基金類似,今年以來各大基金公司的銷售重心發生了轉移。華夏、嘉實、建信等基金公司近期分別大力推廣華夏定投團、微笑定投、圓弧計劃等定投項目,重視陪伴效果,引導投資者以定投的方式長期投資。螞蟻財富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今年以來該平臺上有六成基金公司上線了360多場定投直播,以定投形式入市加倉的投資者人數已超千萬。
“持續推進投資者教育和投后陪伴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基金公司應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引導投資者長期、理性地投資,避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追漲殺跌。”格林基金市場部負責人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