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14:3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內期市同樣大面積飄綠。周一大商所鐵礦石主力合約跌停,焦炭大跌11%,焦煤跌超10%;能化、有色金屬品種均走勢低迷,上海原油主力合約下跌5%,燃油、瀝青、滬錫跌超4%。...
自上周開始,海外高企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松動。油氣品種首當其沖,WTI原油單周跌近8%,從120美元關口回落至110美元下方;NYMEX天然氣更是一周下挫20%,刷新今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此外,焦煤、焦炭等黑色系品種及銅、鋁、錫等有色金屬品種價格均大幅回落。
國內期市同樣大面積飄綠。周一大商所鐵礦石主力合約跌停,焦炭大跌11%,焦煤跌超10%;能化、有色金屬品種均走勢低迷,上海原油主力合約下跌5%,燃油、瀝青、滬錫跌超4%。僅紅棗、蘋果等少數農產品相對強勢。
大宗商品短期見頂回落,“2022年會不會是大宗商品見頂之年?”這一話題再度被推上臺面。
受訪機構普遍表示,美聯儲超預期加息是加劇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導火索,但在此背后更要看到海外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對商品需求側的影響;與此同時,烏克蘭危機仍是掣肘供給端的最大風險,短期難以消除。在供求失衡仍未有效緩解的環境下,下半年大宗商品走勢仍撲朔迷離。
需求端漸成主要矛盾
盡管短期內出現回調,但今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漲幅仍然十分驚人,多個品種的波動率也達到歷史新高。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大宗商品漲幅持續擴大、波動率持續提升的趨勢至今未發生改變。
具體看,直接受益于地緣風險溢價和海外需求增長的能源品種大幅領漲,NYMEX天然氣今年以來漲幅達到80%,布油、WTI原油漲幅在45%左右;農產品和有色金屬也不同程度受益于供應風險,CBOT小麥、玉米漲幅超過30%,LME鎳漲超20%。相比之下,黃金和黑色金屬表現相對落后。
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創下近28年來最大單次加息幅度。雖然市場對此已有預期,但仍造成包括股、債、大宗商品在內的全球資產價格劇烈波動。
新湖期貨宏觀金融研發總監李明玉認為,對大宗商品而言,美聯儲加快收緊貨幣,帶動美元指數再度強勢反彈。大宗商品價格通常與美元指數走勢負相關,從計價貨幣角度看將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另從需求層面看,在美聯儲繼續大幅度加息影響下,全球經濟增速將持續下行,甚至走向衰退,需求端將逐漸回落,需求端對大宗商品的支撐將減弱。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團隊同樣在2022下半年展望中提示,從邊際影響看,大宗商品市場的驅動因素可能從上半年的供應風險轉向下半年的需求降速。當前大宗商品需求側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逆風”,既有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從內外分化轉向收斂趨弱的宏觀驅動,也包括行業上游價格上漲對下游需求的損傷。
烏克蘭危機影響持續
烏克蘭危機已長達數月,后續演化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其間西方國家對俄制裁不斷加碼,造成油氣、農產品、有色金屬供給受阻,進一步推升大宗商品漲勢,一季度“倫鎳事件”便是極端例證。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短期來看,烏克蘭危機仍是主要大宗商品的最大上行風險。在其看來,由于烏克蘭危機的持續時間、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措施的覆蓋范圍和程度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與俄烏兩國相關性較高的大宗商品價格或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
“具體來看,能源方面,受閑置產能下降、投資規模減少等因素影響,因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制裁而導致的供需缺口在短期內或難以抹平;農產品方面,7月起烏克蘭的小麥、冬大麥和油菜籽都將進入收獲期,但烏克蘭危機的不確定性或對其收割作業造成影響;工業金屬和貴金屬方面,來自俄羅斯的鋁、鎳、鈀的供給或面臨制裁,而烏克蘭危機對于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是黃金面臨的上行風險。”明明強調。
李明玉也認為,目前大宗商品市場存在的不確定性主要在于烏克蘭危機及全球農產品通脹的延續性。“我們認為農產品與糧食相關的板塊可能由于烏克蘭危機及逆全球化的影響,還會出現脈沖式上漲的行情。此外,能源品種與俄烏關系密切。如果未來歐洲能源結構沒有真正實現轉變,疊加極冷極熱的異常天氣,可能會對能源消費產生影響。如果西方國家淡季時不能及時有效補庫,未來價格沖擊還會出現。”
國內保供穩價效果顯現
在上半年海外大宗商品頻繁異動且漲幅巨大的背景下,國內對應的商品市場波動相對收斂。上海原油期貨今年以來漲幅為38%,顯著低于美油、布油;上期所滬鎳合約更是在倫鎳停擺的風波中經受住了考驗,定價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這一方面得益于我國期貨市場交易規則的相對健全,另一方面也彰顯國內保供穩價政策的實施效果。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一系列保供穩價政策舉措的作用下,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持續回落。今年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6.4%,漲幅均有所回落。與4月下旬相比,50種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在5月下旬下跌的品種有26個,上漲的有24個。其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建材等產品價格下跌較為明顯。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總體看,盡管受國際因素影響,5月份部分能源產品價格有所上漲,但漲幅明顯低于國際水平,能源保供穩價還是有較好條件的。
李明玉分析認為,最近政策層面主要定調于穩能源、穩運力,在上游層面保證穩定性,即通過穩價的方式實現企業生產的穩定性,并通過一些政策來改善需求端的壓力。目前保供穩價確實起到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國內目前面臨的通脹壓力明顯低于海外。另外,當前動力煤價格被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對穩定實體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