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3 09:32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張燕北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繼電盈基金、乾道基金后,又一家基金銷售公司——微動利基金被暫停業務。該銷售機構在向投資人披露相關信息、基金銷售人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財產狀況等多...
監管重拳出擊,基金代銷機構密集被罰。
繼電盈基金、乾道基金后,又一家基金銷售公司——微動利基金被暫停業務。該銷售機構在向投資人披露相關信息、基金銷售人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財產狀況等多個方面存在六項違規行為,公司及總經理被北京證監局出具罰單。而在迄今一周之內,已有至少4家基金銷售公司被暫停業務。
基金銷售江湖馬太效應愈演愈烈,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更是面臨入不敷出窘境。而在強監管之下,獨立銷售機構正迎來新一輪洗牌。
凈資產為負值
北京微動利基金及其總經理收罰單
7月12日,北京證監局發布公告稱,經查,北京微動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即北京微動利基金)存在六項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其一,北京微動利基金未定期向投資人主動提供基金保有情況信息、及時提供對其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也未與投資人約定提供相關信息的方式。其二,未在投資人購入基金前向其揭示所購基金的客戶維護費水平。
其三,前臺業務系統不具備提供投資資訊的功能,無法正常展示基金產品信息,未向基金投資人披露客戶開戶協議等相關文檔范本、至少兩種投訴處理方式、基金投資人自助服務的相關風險和防范措施等信息。
其四,存在未將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投資人長期投資收益等納入基金銷售人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其五,公司財務狀況較差,凈資產為負值,自有資金投資于現金、銀行存款、國債、基金等高流動性資產的凈值不足2000萬元。
其六,公司發生實際控制人變更、持有5%以上股權的股東質押所持公司股權的情況,均未在5個工作日內向北京證監局備案的情況。
天眼查APP顯示,微動利現在的股東為北京邦孚力德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而后者的股東在2020年10月前為普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但其經過兩次股權變更后,股東變成了恒億(北京)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而作為一家知名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普信資產在2020年已經爆雷,波及客戶超過4萬人。
由于上述六項違反相關規定,北京證監局決定對北京微動利基金采取責令暫停辦理相關業務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對北京微動利基金總經理季長軍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這已不是北京證監局近期首次出具基金銷售機構罰單。就在此前一天,即7月11日,北京監管局同時對2家基金銷售公司及各家總經理出具監管罰單。根據決定書,因多項違規行為,北京監管局責令電盈基金、乾道基金分別暫停辦理相關業務12個月、3個月,兩家公司總經理曲馨月、董云巍均被出示警示函。
代銷千只基金
基金公司或陸續暫停與其代銷合作
天眼查信息顯示,微動利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冊資本為2000萬,北京邦孚力德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持有其100%的股份。
統計顯示,截至到2022年7月12日,喜鵲財富已代銷1096只公募基金,在全部96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中處于中間靠后水平。涉及公募基金機構29家,本月內已新增代銷11只。從代銷的基金來看,今年新發行的基金有68只(各份額分開統計)。
不過,記者注意到,已有基金公司暫停與北京微動利基金的代銷合作。今年6月2日,平安基金發布公告,自2022年6月2日起暫停與北京微動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等銷售機構辦理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交易。
而在今年年初,仍有部分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新增喜鵲財富為基金銷售機構。根據1月20日中加基金發布的公告,根據中加基金與北京微動利簽署的基金銷售服務協議,北京微動利自2022年1月24日起本公司旗下部分基金,同日起,中加基金在北京微動利開通旗下部分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業務。而在去年底,北信瑞豐基金旗下部分產品增。加微動力基金為代銷機構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此次監管罰單的落地,不久的未來將會有多家基金公司加入“解約”行列。
此前的7月7日,西藏證監局發布公告,喜鵲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在經營管理、內部控制以及信息技術方面涉及多項違規,已被采取責令暫停辦理相關業務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作為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該公司已代銷公募基金超過1700只。隨著業務被叫停,在隨后幾個交易日內,基金公司陸續暫停與其代銷合作。西部利得、東吳、華夏、景順長城、金信、易方達基金等陸續發布公告暫停喜鵲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辦理公司旗下基金的認購、申購、定期定額投資及轉換等業務。
獨立基金銷售平臺業務暫停后,投資者應該怎么辦?據記者了解,一般情況下,對于被暫停相關業務的銷售平臺客戶而言,已通過該基金銷售公司購買公司基金的投資者,當前持有基金份額的贖回業務不受影響,對處于封閉運作期的基金,投資者可在相關基金贖回業務開放期內通過基金銷售公司辦理贖回業務。
第三方基金銷售加速洗牌
針對基金銷售違規行為,監管層的懲處力度持續加強。今年以來,至少已有13家基金銷售機構遭監管,其中獨立基金銷售平臺為數不少。
隨著行業大發展和監管趨嚴,近兩年有不少銷售機構因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被罰,其中第三方代銷是“重災區”。針對基金銷售違規行為,監管層的懲處力度持續加強。多家第三方代銷機構因違規被暫停業務,更有部分基金銷售機構被注銷基金銷售牌照。
業內人士稱,“就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而言,基金銷售業務不僅強調專業性,還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即使只有十多個員工成本,加上系統方面的開資,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每年日常開銷至少幾百萬,對于部分缺乏業務的機構而言,盈利收入并不能覆蓋成本開支。”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電商人士也坦言,過去幾年基金公司和很多家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簽了代銷協議,而事實上,除了頭部幾家互聯網平臺,真正能將基金銷售業務做起來的機構并不多,基金公司日常工作中與其聯系的頻率也非常低,在這些小型基金銷售渠道的保有量也幾乎為零,因此最后決定終止與其合作。
上海基金公司某電商部人士表示,“加上《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新規出臺之后,進一步完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及其股東準入要求,還對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設定了3年的有效期,對于未實質開展公募基金銷售業務,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非貨幣基金銷售日均保有量低于5億元的銷售機構,將不得繼續從事基金銷售業務。這也使得相關機構‘保殼’難度加大。
隨著準入門檻抬高,監管力度加強,基金公司對第三方銷售機構的合規性要求更高,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