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15:11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以來,市場大幅調整,大部分基金賺錢效應不佳。但是,基于對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資管紛紛自掏腰包申購自家公募產品......
????????今年以來,市場大幅調整,大部分基金賺錢效應不佳。但是,基于對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資管紛紛自掏腰包申購自家公募產品。
????????截至7月14日,今年以來共有89家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資管申購自家公募基金,凈申購總額達到36.42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公募希望通過自購來穩定投資者信心,與投資者利益捆綁,來打消投資者顧慮并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
????????自購逾36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今年以來共有89家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資管申購自家基金231次,凈申購總額達到36.42億元。
????????其中,自購金額最多的是華泰證券資管,用自有資金3.4億元申購旗下基金5次。華泰紫金添鑫30天滾動中短債發起式基金獲得華泰資管2億元自有資金申購,也是年內華泰資管旗下獲自有資金申購金額最多的產品。
????????匯添富基金年內自購金額達到2.6億元。匯添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獲得匯添富基金2億元自有資金申購,是其年內獲自有資金申購金額最多的產品。匯添富基金自購旗下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增強、鑫裕一年定開債、品牌力一年持有等多只基金金額均達1億元。
????????此外,南方基金、長江證券資管、中銀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國泰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年內自購超過1億元。而華安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中歐基金等基金公司的自購金額均超過了8000萬元。
????????從申購次數來看,截至7月14日,中銀基金和天弘基金年內自購10次,并居首位。中歐基金和華夏基金自購達8次,博道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安基金、富國基金4家基金公司自購達7次,居于前列。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自購的基金多為當時正在募集的新基金。
????????“自購是公募對自身投研實力有充分信心的一種表現,認為在接下來的行情中能夠取得好的業績表現。此外,公募希望通過此舉來穩定投資者信心,通過自購跟投資者利益捆綁,來打消投資者顧慮并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公司是否自購對投資者選基金來說并沒有指導意義,基金投資還需要從各方面來理智分析判斷。
????????基金經理真金白銀跟投
????????今年以來,除了基金公司紛紛自購,也不乏基金經理自掏腰包認購自己管理的產品。
????????5月份,匯豐晉信基金發布公告稱,匯豐晉信時代先鋒混合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陸彬擬于募集期內出資516萬元認購本基金。最終認購申請確認結果以基金登記機構確認的結果為準。
????????這已經不是陸彬今年的第一次自購。在1月初,匯豐晉信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管理團隊(不含擬任基金經理陸彬)已出資720萬元認購匯豐晉信研究精選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陸彬及公司研究團隊已出資600萬元認購本基金。
????????3月份,前海開源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基金經理崔宸龍自購3只基金合計150萬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也在3月宣布自購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擬自購金額不低于1500萬元。
????????此外,中歐基金葛蘭宣布申購所管兩只基金200萬元,信達澳銀基金馮明遠公開表示自購自己所管的產品超百萬元。
????????6月1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指出,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基金經理應當將一定比例的績效薪酬購買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并需遵守基金從業人員投資基金的期限限制。
????????其中,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應當將不少于當年績效薪酬的20%購買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基金經理應當將不少于當年績效薪酬的30%購買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應當優先購買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經理強制跟投,與投資者利益深度捆綁,共同分享收益和承擔風險,是對基金經理的激勵和約束,對投資者來說也是實質性的利好。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通過歷史數據統計和實證研究發現基金公司員工自購對主動權益基金的業績具有正向影響。被基金公司員工自購的主動權益基金年度收益率/Jensen表現更佳,且自購比例越高,年度收益率/Jensen表現越好。基金的上一期員工自購比例對下一期業績具有正向影響,基金上一期被員工自購的比例越高,下一期收益率/Jensen表現越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