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10:42 | 來源:和訊股票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光華股份的“前世今生”已經攤開在公眾面前。公司前身高暢有限曾為其他企業進行擔保,但因被擔保企業經營不善無力還債而被納入失信名單。......
????????A股或將迎來又一家“光華”。
????????國內主要的粉末涂料用聚酯樹脂供應商浙江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光華股份”),將于8月4日主板IPO首發上會審核。翻閱招股書后發現,盡管公司申報IPO主動“降級”,但是研發實力依舊顯得弱勢,此外仍有信披問題待解。
????????科創板碰壁后改道深市主板、兩次申報兩次保薦機構都不同
????????光華股份的“前世今生”已經攤開在公眾面前。公司前身高暢有限曾為其他企業進行擔保,但因被擔保企業經營不善無力還債而被納入失信名單。為了擺脫失信人對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2014年10月,浙江光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即股改前的光華股份成立,承接高暢有限的資產、業務及人員等。如今公司多名高管、核心技術人員也都曾任職于高暢有限,在光華股份創立后陸續加入。
????????又過了6年,光華股份瞄準資本市場。2020年5月,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此后完成三輪問詢。但2021年1月,公司和保薦機構主動撤回IPO申請,上交所終止審核。公司碰壁后依舊沒有放棄,同年8月再次沖擊,擬于深市主板上市。
????????本次IPO,光華股份的保薦機構由前次的國泰君安更換為東興證券,律師事務所和審計機構則均無變化。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兩次申報兩次保薦機構均不同,除了會增加財務成本、溝通成本等,還可能和公司與保薦機構就某些問題并未達成一致有關。
????????可見,光華股份可能存在不符合發行條件的問題。本次證監會反饋意見也指出,要求公司說明前次撤回申報材料的原因,相關事項的影響是否均已實質性消除,是否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實質性障等。但是公司招股書預披露更新版本并未就此更多說明。
????????研發實力弱于同行、依賴稅收優惠但高新資質能否延續存不確定性
????????科創板作為滬深兩市最為強調研發屬性的板塊,曾試圖沖刺該板的光華股份研發實力卻略顯單薄,這或許也是公司為何“退其次而求之”。
????????科創板要求擬申報企業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而彼時光華股份招股書則顯示,2017至2019年度,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091.77萬元、2345.57萬元、2639.83萬元,均未達到5%的占比要求。三年合計研發費用7077.16萬元,也僅是剛剛過線。
????????圖源:2020年5月科創板招股書
????????本次再戰IPO,光華股份研發情況并未顯著改善。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以下簡稱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176.58萬元、2433.36萬元、2907.91萬元、1469.3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8%、3.30%、3.47%、2.35%。
????????圖源:2022年1月深市主板招股書
????????對比兩版招股書可以發現,光華股份2018年至2019年研發費用并不完全一致,公司稱這是因調整研發試制品形成銷售沖減收入、非全職研發人員的薪酬從研發費用調整計入管理費用等原因進行了會計更正。此前,公司研發費用曾被指“貓膩”,將7位董監高的薪酬費用全部計入研發費用,2017年至2019年涉及薪酬金額合計388.21萬元,而這些人并不屬于研發部門。
????????研發費用率若繼續下滑,那么光華股份在未來的高新技術企業頭銜或難保。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為2019.12.04—2022.12.04,即將期滿。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公司必須同時滿足“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等要求。而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僅2.35%。
????????報告期內,光華股份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包括此優惠在內的稅收優惠影響凈利潤金額分別為1597.03萬元、1762.02萬元、2434.77萬元、1337.79 萬元,占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38.43%、19.21%、22.70%、14.76%,即公司的經營業績對稅收優惠有一定依賴。
????????橫向來看,光華股份研發水平同樣不及同行。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僅在2019年略高于行業均值,2021年上半年差距進一步擴大。
????????圖源:2022年1月深市主板招股書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光華股份擁有53名研發人員,其中7人是兼職,碩士及以上學歷員工僅4人。唯學歷論不可取,但學歷某種程度上也直觀體現了研發人員的實力,進而展現企業的研發實力和發展潛力。
????????圖源:2022年1月深市主板招股書
????????而光華科技所處的粉末涂料行業,高端技術人才短缺、儲備人才不足。如何提升技術水平、培養滿足行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也將是公司無法回避的話題。
????????2021年上半年營收6.2億應收款4.7億、銷售數據與客戶采購數據“打架”
????????光華科技產品為粉末涂料用聚酯樹脂。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84億元、7.38億元、8.39億元、6.25億元,各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4億元、2.47億元、3.1億元、4.73億元。可見,公司營業收入逐年上升的背后,有一部分是由應收賬款撐起。公司對此則表示,如果對應收賬款催收不利,或下游粉末涂料生產商經營不善,將導致應收款不能及時收回,進而對公司的資產結構、 償債能力及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
????????光華科技下游客戶為粉末涂料生產企業,然而卻存在銷售數據與客戶采購數據無法對應的情況。報告期內,新三板公司千江高新為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分別為2848.99萬元、3383.43萬元、2155.73萬元、1436.76萬元,營收占比分別為4.17%、4.59%、2.57%、2.3%。
????????圖源:2022年1月深市主板招股書
????????而據千江高新2018年、2019年財報,其對光華科技的采購額分別為2783.06萬元、3827.73萬元,較公司招股書披露數據有著百萬元差距。
????????對于本文涉及的疑問,和訊財經曾發送郵件至光華科技招股書所示郵箱,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