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14:18 |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招股書顯示,五芳齋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證券委員會批準,由嘉興市五芳齋粽子公司整體改組,同時吸納嘉興百貨、嘉興肉類中心、嘉興釀造、嘉興農科院及部分自然人共同作為發...
浙江五芳齋(603237)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芳齋”)IPO過會后,苦等了9個多月才于近日拿到了證監會的批文。投資者在五芳齋拿到批文之際,對其股票發行提出了諸多質疑,如涉嫌國資流失、互聯網銷售收入存疑及消費投訴等。針對投資者的質疑五芳齋將如何面對,市場人士拭目以待。
國資轉讓疑云 或涉國資流失
據招股書顯示,五芳齋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證券委員會批準,由嘉興市五芳齋粽子公司整體改組,同時吸納嘉興百貨、嘉興肉類中心、嘉興釀造、嘉興農科院及部分自然人共同作為發起人,于1998年4月27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三年后,五芳齋便開啟了一系列問題繁多的國有股權轉讓。首先該公司在同一時間進行的股權轉讓,轉讓價卻存在較大差異,招股書顯示,2001年4月28日,嘉興釀造、嘉興肉類中心分別與遠洋實業(五芳齋集團的前身)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嘉興釀造以合計120萬元的價格向遠洋實業轉讓其持有的60萬股發行人股份,嘉興肉類中心以合計161萬元的價格向遠洋實業轉讓其持有的50萬股發行人股份。其次是更為蹊蹺的國有股轉讓給個人,招股書顯示,2001年5月,嘉興商業控股以每股 3.014 元的價格向彼時的董事長趙建平個人轉讓其持有的1,601,622股發行人股份,此次向個人轉讓的國有股價格甚至比4月28日嘉興肉類中心轉讓價3.22元/股還低,合規性令人生疑。據業內人士介紹,國有股權轉讓和集體企業轉讓的不規范行為要取得省級國資委、省政府的確認,核查范圍涵蓋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變動。而五芳齋諸多的不規范的國有股權轉讓卻只在IPO申報前的2020年取得了嘉興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嘉興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確認,法律人士質疑該公司是否存在更多的違規行為而無法取得省級核查意見。
互聯網營業收入存疑
五芳齋的產品主要通過直營和經銷兩種模式對外銷售。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五芳齋直營電商營業收入67,100.38萬元,占比28.98%,線上經銷商營業收入15,492.02萬元,占比6.67%,合計占比35.63%;2021年直營電商營業收入85,101.80萬元,占比30.97%,線上經銷商營業收入18,562.63萬元,占比6.76%,合計占比37.73%。根據2020年6月10日形成的《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第53條明確規定:報告期任意一期通過互聯網取得的營業收入占比或毛利占比超過30%(或發行人主要經營活動并非直接通過互聯網開展,但其客戶主要通過互聯網銷售發行人產品或服務),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應對該類企業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信息系統可靠性分別進行專項核查并發表明確核查意見。五芳齋連續兩年通過互聯網取得的營業收入均超過30%,但是翻閱招股書卻只找到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針對該公司2019年至2021年門店零售業務出具的《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門店銷售相關信息系統審計報告》,沒有關于五芳齋互聯網營業收入可靠性的相關核查報告,這也不免讓人對其線上收入是否真實起疑,是否存在“刷單”等違規行為。
此外,作為一家食品企業,五芳齋報告期內僅在該公司所屬的嘉興市以及各縣(市、區)兩級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12315(消費投訴平臺)就受理因產品質量問題的消費者投訴共110起,而其他銷售區域及線上銷售的投訴案件招股書卻只字未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