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4 18:00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南儲鑫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鄉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內的大蒜生產龍頭企業搭建了“物聯網”技術平臺,大蒜種植采取“物聯網”標準化、機械化協作生產模式,實現了大蒜溫度、濕度、施肥、病蟲害等信息...
【編者按】
????????中國有超69萬個行政村、超260萬個自然村,如何讓如此大規模的村莊實現共同富裕,要探索出一條條不同的路子出來。
????????電商平臺的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中國農業發展方式,改變農民生活方式,改變農村社會圖景。互聯網與農業關系的處理,關乎三農的未來,關乎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值得深度研究和長期關注。
????????2022年,澎湃新聞啟動“農業與互聯網”調研計劃2022,走進全國10個農產品原產地,撰寫10份調研報告,10份政策參考,拍攝10部紀錄短片,剖析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議題。
????????傅小凡 制圖在農業農村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下,第一二三產業走出了怎樣的融合發展之路?
????????2022年7月,澎湃新聞“農業與互聯網”課題組走進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調研,素有“大蒜之鄉”美譽的金鄉縣,研制開發的大蒜加工產品40余種,產品銷往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3億美元以上,全縣規模以上大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達55億元以上,大蒜農業帶動了大蒜工業的發展。此外,金鄉還實現了與互聯網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在電商平臺和物流企業的加持下,2021年,金鄉大蒜快遞業務量達到2730萬件,帶動農業總產值8.75億元。
????????在金鄉縣,這種第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是如何實現的?當前,金鄉大蒜產業發展遇到哪些難題?又該如何破解?課題組希望通過調研找到個中答案。
????????金鄉縣將大蒜產業視為農村人口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大力推廣大蒜種植,不斷深化產業融合。權義 圖
一、互聯網經濟打造金鄉大蒜產業鄉村振興新樣板
????????自2016年原農業部印發《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算起,“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已經歷時逾六年,同時,今年也是2018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第四個年頭。在這期間,金鄉縣將大蒜產業視為農村人口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大力推廣大蒜種植,不斷深化產業融合,以拼多多等眾多電子商務平臺為支點,持續釋放互聯網經濟動能,為鄉村振興戰略走深走實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統計,全縣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帶動周邊區域種植面積超過200萬畝,占全國產銷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大蒜產品出口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年加工出口量占全國的70%以上,多年保持全國縣級單一農產品出口創匯第一縣,全縣規模以上大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達55億元以上。2021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478元,較2016年增長4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中國綠色生態農業示范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等等。
????????金鄉縣大蒜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是金鄉縣不斷突破舊有產業格局,構建以“互聯網+”為抓手的大蒜產銷結合模式的結果。
一是推動“互聯網+”農業生產新模式。
金鄉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內的大蒜生產龍頭企業搭建了“物聯網”技術平臺,大蒜種植采取“物聯網”標準化、機械化協作生產模式,實現了大蒜溫度、濕度、施肥、病蟲害等信息監測一體化,大幅減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大蒜的種植效率與產品品質。
二是構建“互聯網+”農產品加工新格局。
金鄉縣推動構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四方合作機制,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多方暢通交流,為大蒜深加工、精加工形成更高端消費品打下良好基礎。
三是促進“互聯網+”產品銷售新發展。
金鄉大蒜銷售建立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建成多處大數據中心、定點市場、示范基地、物流基地,通過扎實推進互聯網、物流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產品與互聯網電子商務新業態更好更快發展,拓寬大蒜及其產品銷售渠道。
四是形成“互聯網+”農村政務服務、產品宣傳新思路。
金鄉縣充分發揮基層治理創新性、能動性,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線上服務平臺,為金鄉大蒜農戶、企業等各方提供便捷政務服務,利用新媒體平臺賬號,推動深層次、寬領域、多渠道的大蒜產品宣傳,建立的“國際蒜都”項目已經成為推動金鄉大蒜產業高端突破的綜合性服務中心。
五是實現“互聯網+”農業科學發展新跨越。
結合金鄉縣政府下屬大蒜研究院科研工作,金鄉縣大數據中心收集了有關大蒜種植、生產、研發的全領域數據,為大蒜產業科學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目前已經研發黑蒜制品、大蒜膠囊等高端產品,增添金鄉大蒜產業發展潛力。
????????金鄉大蒜農產品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目前大蒜產品多為腌制、凍制等初級加工產品,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業鏈有待開拓。權義 圖
二、金鄉大蒜產業當前面臨的困境
????????近年來,金鄉縣圍繞“互聯網+”大蒜產業提出了很多新觀念、新舉措,但大蒜產業現代化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與互聯網經濟的融合發展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實現高質量發展仍面臨較多問題。
一是政府與市場關系有待優化。
當前,政策主導的市場,還需要與以拼多多等電子商務平臺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更好融合,以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區域間競爭日趨激烈。
金鄉是國內大蒜交易的主要產地,多年來保持領先地位,但大蒜產業工序簡單,門檻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各省份均有大蒜生產、種植,難以形成比較優勢。據悉,河南杞縣大蒜同樣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化發展格局,且產品價格、物流成本等方面優于金鄉,對金鄉大蒜產銷造成沖擊。
三是金鄉大蒜仍然面臨著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第一,發展的不平衡,農產品加工銷售已經具備一定規模,農業生產端仍然處于一戶一業的小農經濟模式下,缺乏規模運作和更高的質量控制,使生產環節的效率與質量難以滿足加工環節的需要。第二,發展的不充分,金鄉大蒜農產品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目前大蒜產品多為腌制、凍制等初級加工產品,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業鏈有待開拓。
????????四是綜合應用型人才匱乏,農民農業技術有待提高。第一,山東省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遷出大省,金鄉大蒜產業缺乏吸引人才的能力,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農業技術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匱乏,難以適應“互聯網+”農業融合發展需要。第二,農民總體文化程度不高,對新工具、新技術適應較慢,滯后于全產業鏈現代化進程。
????????金鄉大蒜產業缺乏吸引人才的能力,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農業技術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匱乏,難以適應“互聯網+”農業融合發展需要。權義圖
三、破局關鍵在于下好“互聯網+”農業這盤棋
????????2021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著重強調:“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加強鄉村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在新發展階段下,如何構建以數扶農、以數助農、以數富農的“互聯網+”農業發展格局至關重要。因此,金鄉縣要繼續深耕大蒜產業發展、繼續保持大蒜產業優勢、繼續發揮大蒜產業振興發展的作用,破局的關鍵在于下好“互聯網+”農業這盤棋。
一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要重視互聯網企業在農產品銷售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金鄉的大蒜產業改革實踐中,產業政策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應當重視以互聯網企業為主的市場作用。
????????第一,要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更好發揮政府監督管理服務作用,利用互聯網企業經營范圍廣、覆蓋省份多的特點加快融入全國乃至世界大蒜市場。第二,發揮民營經濟自主創新能力。以金鄉縣大蒜研究所為主要陣地,為金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互聯網銷售企業提供產品科普、產品加工培訓活動,定期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更好激發市場主體創新能力。第三,利用拼多多等電子商務平臺不斷擴大競爭,強化金鄉縣企業競爭意識,推動企業改進技術、改進經營管理。
二是貫徹數治農業發展理念,走科學助產、技術富農發展道路。
在金鄉縣大蒜產業已有的互聯網信息化實踐上,要進一步利用信息技術便捷高效的特點,加強信息技術在產業鏈各環節的應用。
????????第一,加強農業“物聯網”智能生產應用。在金鄉大蒜龍頭企業應用“物聯網”技術監測生產的經驗基礎上,嘗試推廣到其他大蒜企業和農民生產活動中,縣委、縣政府以財政政策等形式予以支持。第二,提升農業管理信息化水平。運用金鄉大數據中心收集大蒜種植數據,引入縣氣象臺數據,建立一套農業應急指揮系統,增強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第三,推進農業信息服務便捷化。構建大蒜生產農戶、加工企業、銷售企業三位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結合年度各地需求情況、加工產品、原材料供給情況提供相應產銷建議,提升農業信息服務的靈活性、便捷性,推動金鄉大蒜產業與全國乃至世界市場有效銜接。
三是推動大蒜產業、科學技術、互聯網技術融合應用,發展去同質化的特色產業模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擴大大蒜原材料、低端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生產規模很可能使大蒜產業陷入依賴財政補貼、賠本銷售、產品相對過剩的困境,需要企業加強產品創新研發力度,解決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
????????第一,由金鄉大蒜研究院牽頭開發的大蒜素、大蒜油、黑蒜制品、大蒜膠囊等高端產品目前尚未完成規模化生產,部分原因在于研發方向與市場實際不完全一致。相關企業、科研院所要運用互聯網技術做好大蒜產品市場調研,同步開發兼具高附加值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精加工大蒜產品。第二,推動互聯網與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信息技術產業鏈。要推動“互聯網+”產業集群發展,形成規模經濟,完善縣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鏈線上線下協調配合發展,建立更多產品物流集散基地,解決大蒜產品物流成本高、銷售難問題。
[本文執筆人:南儲鑫、韓仲德,課題組成員:南儲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韓仲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樊盛濤(澎湃新聞)、權義(澎湃新聞)。課題統籌協調:田春玲(澎湃新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