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09:01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復星醫藥遭遇控股股東減持似乎與該公司的股價和業績關系不大。從今年年初至9月2日收盤,復星醫藥的股價下降了16.89%,同期所屬行業板塊下跌了12.6...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復星高科技要減持8000萬股其持有的復星醫藥(600196.SH)股份。這也是“復星系”最近減持計劃中的一部分。在債務壓頂以及業績放緩的情況下,“復星系”正在甩賣上市公司股份。
控股股東減持8000萬股
9月3日,復星醫藥發公告,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技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3%的A股,按截至2022年9月2日該公司總股本計算,即不超過8009萬股A股,減持價格根據市場價格確定。其中,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1%的A股,即不超過2670萬股A股;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2%的A股,即不超過5340萬股A股。
截至2022年9月2日,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技合計持有復星醫藥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0.1億股(其中:9.4億股A股、7153萬股H股),約占該公司總股本的37.82%。
此次減持計劃全部實施完成后,復星高科技尚合計持有該公司9.3億股(其中:8.6億股A股、7153萬股H股),約占該公司總股本的34.82%;復星高科技及其控股股東復星國際合計持有該公司9.4億股(其中:8.6億股A股、7753萬股H股),約占該公司總股本的35.04%。
《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復星醫藥遭遇控股股東減持似乎與該公司的股價和業績關系不大。從今年年初至9月2日收盤, 復星醫藥的股價下降了16.89%,同期所屬行業板塊下跌了12.67%。復星醫藥的股價走勢并沒有太多偏離行業走勢。
此外,復星醫藥在于8月30日發布的半年報業績也并未出乎市場預料。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3.4億元,同比增長25.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5.47億元,同比減少37.67%;扣非后凈利潤為18.6億元,同比增長了18.5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18.2億元。
年報顯示,復星醫藥直接運營的業務包括制藥、醫療器械、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并通過參股國藥控股覆蓋到醫藥商業領域。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有67.14%的收入來自制藥,18.95%的收入來自醫藥器械與醫學診斷,13.67%的收入來自醫療健康服務。此外,該公司有64.42%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
“復星系”債務壓頂
從股價和業績很難找到復星科技減持的原因,但如果把復星醫藥作為整個“復星系”中的一員來看待,復星高科技的減持就不會唐突。近年來“復星系”債務壓頂。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復星國際總資產為8063.72億元,其中6031.58億元均為負債,凈資產為2032.1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8%。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復星國際的資產總額為8496.85億元,其中負債為6511.5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6.6%。可見,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還在攀升。
今年6月15日,穆迪將復星國際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穆迪認為:公開債券市場投資者避險情緒的升溫,將令復星國際本已緊張的流動性承壓,且未來6-12個月其境內外債務到期規模較大。
與此同時,復星國際的業績也在原地踏步。2021年,復星國際營收1612.9億元,歸母凈利潤100.9億元。而在2016年,復星國際的凈利潤已達到102億,從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31億、134億和148億,但其2020年凈利潤只有80億,2021年盈利也沒有達到2016年的水平。由此可見,隨著復星國際盈利能力減弱,該公司的債務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得不通過出賣資產來償還債務。今年上半年,復星國際的營業收入為828.9億元,凈利潤為26.97億元,與2021年相比凈利潤進一步縮水。
截至2021年,復星國際短期借款為1052.27億元,再加上其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的214.06億元,合計短債規模為1266.33億元。但同期復星國際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962.78億元。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復星國際的短期借款為1236.9億元,同期應付款項及票據為324.4億元,該公司的短期負債合計1561.3億元,可見在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短期借款負債仍在增加。同期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71.1億元,難以覆蓋其短期負債,存在近400億元的資金缺口,償債風險還在上漲。
開啟減持模式
在業績放緩債務壓頂之際,復星系不得不開啟減持模式。今年以來,復星系已經多次減持A股回籠資金。今年6月16日,中山公用發布公告,其第二大股東復星高科技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該公司股份2950.22萬股,約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套現約2.5億元。公告中,復星高科技稱將繼續減持6%的股份,套現金額或超6億元。
除了復星高科技在大肆減持外,復星系的其他公司也開啟了減持模式。今年2月19日,海南礦業發布公告,復星產投減持完畢,套現2.66億元,持股比例降至32.04%。
8月26日復星產投再拋減持計劃,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合計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按公告日股價計套現金額約5億元。
5月31日,復星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附屬公司同意以62港元/股價格出售青島啤酒約6680萬股H股股份。出售事項完成后,復星系將不再持有青島啤酒H股,套現41.4億港元。
7月11日,泰和科技公告,原持股5%以上的股東復星創泓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套現約3.6億元。
9月2日晚間,豫園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海南豫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出售金徽酒6594.38萬股股份,占金徽酒總股本的13%。轉讓價格為29.38 元/股,交易總價為19.37億元。
目前,復星系在A股、港股平臺上共擁有11家控股公司。其中,實控人為郭廣昌的A股上市公司除復星醫藥外,還有豫園股份、上海鋼聯、南鋼股份、舍得酒業、海南礦業、金徽酒等。
作為A股市場上的白馬股,從2018年至2021年,復星醫藥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0.9億元、22.34億元、27.18億元和32.77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0.92%、6.9%、21.65%和20.6%。
2021年,復星醫藥的研發投入金額為49.75億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75%,同期同行業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8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