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3:40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箭電子主要從事于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為半導體行業及下游領域提供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產品。2019年-2021年,藍箭電子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9億元、5.71億元和......
9月7日,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電子)于深交所創業板上會通過,由金元證券作為保薦機構。
此次IPO,藍箭電子預計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5%。預計募集資金為6.02億元,其中5.44億元用于半導體封裝測試擴建項目以及0.58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不過,通過查詢招股書發現,藍箭電子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均下滑,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此次闖關創業板,藍箭電子研發投入占比下滑,先進性技術落后或成公司IPO路上的阻礙。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向藍箭電子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釋疑,但截止發稿前,藍箭電子并未給出合理解釋。
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下滑15.01%
招股書顯示,藍箭電子主要從事于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為半導體行業及下游領域提供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產品。2019年-2021年,藍箭電子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9億元、5.71億元和7.36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6%、16.62%和28.79%;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2億元、1.84億元和0.77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94.78%、481.54%和-58.09%。
2021年藍箭電子的業績情況并不是十分好,凈利潤下滑58.09%,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地。然而,2022年上半年藍箭電子依舊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其中營收為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8%;同期歸母凈利潤為0.3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5.01%。
圖源:Wind(藍箭電子)
對于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的原因,藍箭電子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受疫情以及國際形勢影響,下游終端市場尤其是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放緩,并且公司加大了設備投入,設備折舊金額增加較多,然而在公司新增設備轉固后,規模效應尚未發揮,導致凈利潤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藍箭電子也在招股書中對公司2022年1-9月的業績情況做出了預測,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5.55億元至5.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0.08%至4.42%,收入規模整體保持穩定;歸母凈利潤為5100萬元至5600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下降11.6%至2.93%之間。
圖源:招股書(藍箭電子)
同時,藍箭電子對2022年整個年度的業績做出了預測,表示2022年初以來,部分下游市場領域需求不足,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公司預計2022年全年歸母凈利潤較上年有所波動。
研發支出占比下降,主營產品先進性不足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1年,藍箭電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768.17萬元、2774.99萬元和3606.8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65%、4.86%和4.9%。
圖源:招股書(藍箭電子)
需要注意的是,藍箭電子的研發費用率呈下滑趨勢,并且其主營產品在技術水平方面還稍顯遜色。資料顯示,中國半導體封裝業的發展主要經歷五個階段,分別為20世紀70年代的通孔插裝技術、20世紀80年代的貼片式封裝技術、20世紀90年代BGA技術、晶圓級封裝技術等、20世紀末開始的多芯片組裝技術(MCM)、系統級封裝技術(SIP)等以及21世紀前10年開始的倒裝焊封裝技術(FC)等。
而藍箭電子目前還以傳統封裝技術為主,掌握的封測技術包括通孔插裝技術、貼片式封裝技術、系統級封裝技術以及倒裝焊封裝技術,主要涉及的封裝形式包括SOT、TO、SOP。值得一提的是,TO(晶體管分裝)屬于20世紀70年代的通孔插裝技術,SOT(小外形晶體管分裝)和SOP(小外形表面分裝)屬于20世紀80年代貼片式封裝技術。
在先進封裝領域,同行業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封測廠商在先進封裝領域擁有FC、BGA、WLCSP、SIP等多項先進封裝技術,藍箭電子掌握的先進封裝技術比較少,相關先進封裝系列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9.08%和14.34%,占比較少。
據了解,藍箭電子曾于2020年6月申報科創板首發上市,卻于2021年8月證監會注冊階段撤回首發上市申請。證監會注冊階段兩輪問詢均關注藍箭電子的封裝技術水平、研發投入、產品結構等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與科創板在板塊定位上對上市企業要求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其中,創業板更強調“是否符合創業板成長型要求”,而科創板更加注重技術的先進性,上市企業需具備關鍵核心技術以及突出的科技創新能力。
此次闖關創業板,關于藍箭電子核心技術水平以及研發支出等問題依然被關注。監管層在問詢函中要求藍箭電子說明公司的研發情況,是否符合“三新四創”特征,以及公司是否面臨技術類型落后和技術迭代風險,主營業務是否具備成長性等事項。
此外,業內人士則表示,藍箭電子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傳統封裝技術,在先進封裝技術上仍較落后,即使公司退而求其次,選擇在了創業板上市,產品先進技術上的不足或許還會成為藍箭電子上市的“攔路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