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13:44 | 來源:界面新聞 | 作者:陸柯言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聯蕓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蕓科技”)更新了IPO招股書,擬向科創板發起沖擊。本輪IPO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記者|陸柯言
近日,聯蕓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蕓科技”)更新了IPO招股書,擬向科創板發起沖擊。本輪IPO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聯蕓科技2014年在杭州創立,是一家專注于數據管理相關芯片設計的企業,產品主要涉及數據存儲主控芯片、AIoT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
如果聯蕓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其第二大股東海康威視也將收獲一個IPO。不過界面新聞梳理發現,聯蕓科技業績中存在過度依賴關聯方、毛利率水平低下等問題。
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
聯蕓科技目前最成熟的產品是數據存儲主控芯片,出貨量累計超過 5000 萬顆。此外,AIoT 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已實現量產應用,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暫未為公司貢獻太多收入。
招股書稱,公司是目前國際上為數不多掌握數據存儲管理芯片核心技術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為數不多成為 NAND Flash 原廠的主流存儲主控芯片配套廠商之一,其產品覆蓋移動通信、消費數碼、計算機、工業控制等相關領域。
聯蕓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數字經濟的快速增長將會推動數據存儲量的持續上升,且固態硬盤將逐漸取代機械硬盤成為數據存儲的媒介,公司將在這一領域長期投入。
2019至2022上半年,聯蕓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77億元、3.36元、5.79億元、2.0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586萬元、-400萬元、4512萬元、-8233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383.95萬元、-3,193.13萬元、309.99萬元和-8,956.22萬元。
報告期內,聯蕓科技曾在2020年短暫盈利,但2021年至2022上半年,虧損又開始逐步加大。對于業績反復波動的原因,聯蕓科技解釋為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研發費用及政府補助金額變動、新冠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
聯蕓科技目前還無法取得穩定盈利。招股書解釋稱,數據存儲主控芯片、AIoT 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領域是典型的高研發投入領域,前期需要大額的研發投入實現產業化。
同期,聯蕓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5.43%、29.76%、35.73%、34.86%,而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均值分別為41.62%、41.78%、42.99%、43.62%。 對比可知,聯蕓科技綜合毛利率較同行低6-10個百分點。
關聯方貢獻收入超四成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85.71%、86.33%、75.91%和 80.92%,其中,公司向客戶E及其關聯方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36%、40.59%、38.44%和46.22%,對其依賴較大。
從股東構成來看,直接和間接持有聯蕓科技5%以上股份的關聯方股東包括弘菱投資、海康威視(002415.SZ)、海康科技、同進投資、聆奇科技、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電海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電科技”)。
其中,弘菱投資、同進投資、聆奇科技由聯蕓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實控人方小玲控制;海康威視、海康科技分別直接持有聯蕓科技22.43%、14.95%的股份,系公司第二、第三大股東,中電海康為海康威視的股東,電子科技則為中電海康的股東。
不難發現,海康威視與聯蕓科技關系緊密。目前,海康威視高級副總經理徐鵬兼任聯蕓科技董事,海康威視財務中心高級總監占俊華兼任聯蕓科技監事。
與此同時,聯蕓科技對單一供應商也存在較大依賴。據招股書,聯蕓科技報告期各期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占各年度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高達90.54%、89.39%、85.29%和92.28%。其中,晶圓供應商臺積電為第一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占當年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9.93%、45.71%、55.77%和61.20%。
目前,聯蕓科技旗下產品已進入了江波龍、長江存儲、威剛等存儲設備生產商的供應鏈之中。根據中國閃存市場發布的《2021年全球SSD市場分析報告》,2021年全球獨立固態硬盤主控芯片市場中,聯蕓科技出貨量占比達到16.67%,全球排名第二。
不過,招股書也提到,數據存儲主控芯片的主要市場份額依舊被海外芯片廠商所壟斷,在業級固態硬盤主控芯片和嵌入式存儲主控芯片領域,海外芯片廠商的優勢更為明顯。無論是從營收規模還是利潤水平來看,聯蕓科技距全球巨頭仍有很長一段距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