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13:33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飛速創新主營網絡通信領域核心設備及通用配件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報告期內,飛速創新的營收和凈利潤皆實現了快速增長,尤其是2021年凈利潤較上一年翻倍增長。但銷售端,公...
日前,國內網絡通信設備廠商深圳市飛速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速創新”)更新了深交所主板IPO招股書,公司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飛速創新主營網絡通信領域核心設備及通用配件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報告期內,飛速創新的營收和凈利潤皆實現了快速增長,尤其是2021年凈利潤較上一年翻倍增長。但銷售端,公司超九成業務營收來自境外市場,產品生產制造環節主要依賴外協廠商,而供應端前五大供應商中卻出現2名同行業競爭者。
此外,作為一家不從事產品生產的“純研發設計”企業,飛速創新的研發水平令人擔憂。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逐年走低,公司研發人員占比不足三成,3名核心研發人員中有一人僅??茖W歷。報告期內,公司還突擊受讓取得了5項發明專利。
前五大供應商中現身競爭對手
資料顯示,飛速創新主營業務為網絡通信領域核心設備及通用配件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為專業客戶提供通信設備、通用配件及系統解決方案的一站式供應。公司目前已形成光模塊及高速線纜、光纖跳線及尾纖、網絡設備、光傳輸設備等七大產品品類。
財務數據方面,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報告期內,飛速創新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32億元、11.8億元、15.82億元和9.1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6億元、1.3億元、2.8億元和1.43億元。
查閱招股書,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飛速創新幾乎只做境外市場生意,報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銷售占比分別為97.95%、98.89%、99.15%和99.28%。
而為快速響應客戶交付需求,保證存貨供應的充足性及物流運輸的及時性,飛速創新需要在境內外多個倉庫置備一定規模的存貨。報告期內,公司待售存貨規模呈總體上升趨勢,各期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97億元、3.85億元、2.91億元和3.65億元。因此,此次IPO,飛速創新超四成募集資金將被投入網絡通信設備智能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用于產品庫存周轉。
此外,飛速創新的產品主要由外協廠商負責生產,原材料也由外協廠商根據市場情況自行采購,公司主要主導通信產品體系的研發、設計及銷售環節。
招股書披露,與飛速創新有外協生產合作關系的廠家主要包括光迅科技、銳捷網絡、太辰光、索爾思、兆龍互連、盛科通信、智邦科技、Finisar、Supermicro、銘普光磁等眾多國內外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光迅科技(002281.SZ)、太辰光(300570.SZ)是與飛速創新銷售相同或相似產品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而報告期內上述兩家公司卻出現在飛速創新前五大供應商榜單中。其中,光迅科技為飛速創新2021年第四大供應商、2022年上半年第三大供應商,太辰光為飛速創新2019及2020年第四大供應商、2021年第三大供應商、2022年上半年第四大供應商。
半數發明專利為突擊受讓取得
招股書披露,網絡通信設備制造業屬于技術、資金密集型行業,技術革新較快。隨著網絡通信產品行業市場競爭加劇、技術更新、產品及解決方案迭代速度加快,飛速創新需持續保持研發資源投入、加強研發體系建設以及擴大研發團隊規模,緊跟市場技術發展趨勢,增強技術儲備,確保產品研發水平、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先進性才能不落后于市場競爭。
然而,報告期各期,飛速創新的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6560.76萬元、8104.48萬元、9151.9萬元和4720.4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4%、6.87%、5.78%和5.15%。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光迅科技、中際旭創、太辰光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94%、7.47%、7.62%和8.03%,同行公司高于飛速創新同期水平且呈上升趨勢。細看研發費用,報告期內飛速創新超七成的研發費用被用于員工薪酬和股份支付。
此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飛速創新有研發和技術人員為412名,占員工總數的27.34%,研發人員占比不足30%。具體來看,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共有3名,分別為向偉、李洋、尚平。其中,李洋為專科學歷,于2020年10月至今任飛速創新的副總經理兼系統開發部總監。向偉、尚平均為本科學歷,分別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副總經理兼產品設計部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披露,經過多年發展,飛速創新已經同時具備軟硬件產品設計、研發能力和互聯網數字平臺系統開發能力。公司在國內外已取得263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87項、外觀專利166項,以及73項軟件著作權。
然而,截至2023年2月1日,飛速創新擁有的10項發明專利中5項為原始取得,其余5項為受讓取得,且專利轉讓時間多集中在IPO報告期。
來源:飛速創新招股書
研發費用率走低,半數發明專利為受讓取得,飛速創新研發水平有待商榷。對于飛速創新IPO進展,中國網財經記者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