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08:28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萬鈞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百奧泰專注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危及人類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擁有3款產品已獲NMPA上市批準,已與超過1000家處方醫院及超過700...
《電鰻財經》文/李萬鈞
3月2日,百奧泰(688177)披露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規模16.3978億元,其中78.62%的資金用于腫瘤、免疫疾病治療等新藥研發,有望由當前3款產品擴展為產品矩陣。不過,《電鰻財經》注意到,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百奧泰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36億元,與本次募資規模相當,該公司實現“正盈利”的路途仍很遙遠。
擬增發募資16.40億元發力新藥研發
根據增發預案,百奧泰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3978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7000萬股,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向新藥研發項目、百奧泰永和2期擴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募集資金的安排分別為12.89億元、1.51億元和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百奧泰專注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危及人類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擁有3款產品已獲NMPA上市批準,已與超過1000家處方醫院及超過700家藥店達成合作。本次增發募資,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管線,推進新的產品或適應癥研究項目。
從募投資金安排來看,有78.62%的資金投向新藥研發項目,用于創新藥的境內外臨床研究,包括BAT2606、BAT6026、BAT8006、BAT8008及BAT8007等臨床研究項目。
全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醫藥市場發展前景廣闊。2021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達7.5億,約占全球總人口9.6%;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2億,占總人口的14.2%,預計203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3.2億,占總人口的22.0%。
在自身免疫細分治療領域,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市場2021年達1270億美元,全球市場靶向生物制劑已經取代小分子藥物,2021年生物藥占比30.24%,預計2030年將超過80%。中國免疫治療市場2021年規模217億元,預計2030年將增長至1729億元;2021年生物藥占比29.0%,預計到2030年占比將增長至68.8%。
在腫瘤細分治療領域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1年市場規模達426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增長至2166億美元。中國腫瘤免疫藥物市場規模2021年達163億元,占比7.1%,預計2030年將增長至2564億元,占比39.4%。中國ADC藥物市場規模2021年達0.6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51.8億美元。
實控人仍將絕對控股 盈利難累計利潤-16.36億元
目前,百奧泰總股本41408萬股,控股股東為七喜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易賢忠、關玉嬋夫婦及其子易良昱,三人為直系親屬。實際控制人通過間接持股形式共同控制百奧泰59.2680%的表決權。
按照本次發行上限7000萬股測算,本次發行完成后七喜集團直接持百奧泰33.0504%股份,實際控制人共同控制股份合計50.6976%,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地位不變。
從上數全球及中國生物制藥市場現狀及發展來看,百奧泰面臨著大好機遇,不過該公司目前僅有3款產品。
目前,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該公司的產品之一格樂立®(阿達木單抗注射液)于2019年11月獲NMPA批準上市,適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克羅恩病等;第二款產品施瑞立®(托珠單抗注射液)2023年1月獲NMPA批準上市,適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和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同時,百奧泰在該治療領域有數條管線處于臨床階段。
在腫瘤治療領域,百奧泰的普貝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于2021年11月獲NMPA批準上市,適用于治療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轉移性結直腸癌、卵巢癌、宮頸癌和膠質母細胞瘤。同時,百奧泰在該治療領域有十余條管線處于臨床階段。
不過,百奧泰整體上仍沒有實現正盈利,且沒有好轉跡象。截至2022年9月30日,該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36億元,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根據業績預告,百奧泰2022年凈利潤為虧損,且營業收入縮減超過四成。
近期百奧泰披露信息顯示,該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8039.15萬元,同比減少42.5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6039.96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0264.50萬元;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4.79%。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