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09:41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曹晨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12晚間,融創中國在港交所公告,由于復牌指引已滿足,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13日于聯交所恢復買賣。實際上,近期,融創中國相繼披露了此前未按期披露的...
自去年4月1日起在港交所暫停買賣的融創中國如今將迎來正式復牌引發業內關注。
4月12晚間,融創中國在港交所公告,由于復牌指引已滿足,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13日于聯交所恢復買賣。實際上,近期,融創中國相繼披露了此前未按期披露的財報,同時約百億美元規模的境外債重組迎來重大進展,這些是其恢復上市的重要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融創中國的復牌,對于其自身而言意味著向經營恢復再邁出關鍵一步,另一方面,對于行業而言也體現出了積極變化,在房地產行業逐漸復蘇的背景下,為房企擺脫困境帶來提振成為共識。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對行業來說,融創是頭部民營房企,其成功復牌,具有示范及帶動效應,能增強其他債務違約企業擺脫困境信心,將提振行業發展信心。未來幾個月,隨著市場企穩回升,部分企業債務重組取得明顯進展,會有更多企業復牌,屆時,房地產企業風險化解也將取得明顯成效。”
融創復牌
融創中國4月12日發布的公告稱,公司已達成港交所復牌指引所需的要求,公司已分別在2022年12月、2023年3月底完成發布2021年年報、2022年半年報和全年業績,上市規則規定的所有財務業績均已完成刊發。在上述業績刊發后,根據上市規則,融創沒有須刊發而未刊發的財務業績。不過,公告也指出,根據融創近期發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核數師對于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的持續經營基準無法作出審計意見。但聯交所一般不會根據上市規則暫停股票買賣。
融創中國此前披露的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融創中國的合同銷售金額約為1693.3億元,收入約為967.5億元,同比減少51.2%;截至2022年底,融創資產總額約10902億元。融創中國認為其“開展的業務具有充足的營運水平并擁有足夠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
“融創復牌本身說明企業經營度過了危機,體現了融創較早走出債務困境的特點。此外,融創復牌是”房地產行業的重要事件,也是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企債務危機以來值得肯定的事件,給市場注入了信心。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4月12日晚間,融創中國也在其公眾號表示,去年以來,公司全力推進經營恢復工作,此次股票成功復牌,標志著公司再次獲得關鍵性進展。
具體來看,此前,融創中國已于2022年底率先完成了160億元境內公開債重組工作,2023年3月28日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并獲得境外債權人小組支持,3月31日公司按時發布年度業績,各項工作均取得積極進展,為公司業務整體恢復打開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四大AMC機構的重點合作對象,公司創新融資模式,成功為上海董家渡、武漢桃花源等優質項目引入資金,累計合作落地規模超200億元。
另一方面,融創中國在保交樓、房屋銷售等也迎來重要好轉趨勢。2022年,公司累計在全國84個城市完成201個社區、超18萬戶房屋交付;2023年第一季度持續推動保交樓工作完成了超3.9萬套房屋的歸心交付。2023年2月公司合同銷售金額環比增長50.2%,3月份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境外債重組迎來重大進展
實際上,近期融創約百億美元規模的境外債重組迎來重大進展,這也是融創順利復牌的重要背景。
3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對于90.48億美元境外債務重組,與債權人小組(其債權占現有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超30%)就重組條款達成協議。
整體來看,融創中國重組方案將上述境外債務分為降杠桿、留債展期兩大方面進行重組,為債權人提供了可轉換債券、強制可轉換債券、轉換為部分融創服務股權、置換新票據等多種選項。
此后一天,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就主持召開了境外債務重組說明會,同時也透露出債務重組取得積極進展。
在說明會上,孫宏斌表示,對于境外債務重組表示只有兩個要求,一個是快,因為這是公司恢復正常經營的一個基礎;另一個是方案要系統、周全,能支持公司真正恢復過來、走出困境,因為只有走出來,債務重組才有意義、才能保護所有債權人的最終利益。
孫宏斌稱“本人將全力支持重組方案的盡快落地,帶領企業盡快恢復正常運營。”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強制可轉換債券的相同條款,他此前提供給公司的4.5億美元無息股東貸款,將同步同價轉換為融創中國的股權。
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此次境外債務整體重組,是公司恢復經營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公司以可持續的資本結構和支持經營恢復為核心目標,充分聽取了債權人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多輪反復商討形成了這一切實可行的方案。目前,持有重組債務超過30%份額的債權人小組已簽署重組支持協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