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01: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長虹多產業軍團正在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華豐科技”作為長虹控股集團旗下第七家上市公司,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長虹在資本市場已經形成“7+3”的...
【藍科技觀察】長虹多產業軍團正在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華豐科技”作為長虹控股集團旗下第七家上市公司,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長虹在資本市場已經形成“7+3”的新局面,即7家上市公司(四川長虹、長虹美菱、長虹華意、長虹佳華、長虹能源、中科美菱、華豐科技),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長虹民生、長虹格潤、愛聯科技),初步建成了一艘以產業和資本雙向賦能的“企業航母”。
這艘“企業航母”堅守“產業報國”理念,已培育15家“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全球100個知名品牌,2億多個用戶。
在這艘已經啟航遠行的“企業航母”中,6月27日,一個新的“水手”—— 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豐科技,股票代碼:688629)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登陸上市,繼而引起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作為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六號持續配套供應商,華豐科技在2019年打破國外壟斷,解決了“卡脖子”的技術難題——開發出10Gbps高速連接器,保障了關鍵元器件的自主可控。繼而,被華為哈勃“看中”,入股成為第8大股東。
頭頂系列光環的華豐科技當天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當日收盤價為23.11元,股價漲幅達到149.57%,市值106.5億元,上市首日就突破百億市值。
這家國字號連接器企業——打破國外壟斷的華豐科技,因手握三張王牌而被賦予更多的想象空間。
華豐科技的底牌
華豐科技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國營華豐無線電器材廠,是我國一五時期就成立的防務連接器科研生產型企業,承擔著國家重點裝備和重點工程電連接器科研開發和生產任務。
曾經,速率為6.125Gbps、10Gbps、25Gbps的連接器一直被國外企業高度壟斷。
如何打破這項技術含量高、投入大、制造難度大、質量控制點多的高速背板連接器被國外企業掌控的局面,成為華豐科技破題的關鍵。
華豐科技從2010年起就開始進行高速傳輸技術的研發,2019年開發出了10Gbps、25Gbps速率的高速背板連接器并順利實現了量產。
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發展,目前已經建立了完整且豐富的防務連接器譜系,覆蓋航空、航天、防務裝備、船舶、電子、核電等多個領域,是國內最主要的防務連接產品供應商之一。
駛入快速發展軌道的華豐科技迎來了質的躍升。招股說明書顯示,華豐科技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5.29億、7.23億、8.31億、9.84億,營業穩定持續增長,復合增速達到23%。同期凈利潤分別為-9656萬、-1064萬、7554萬、9878萬,凈利潤實現飛速攀升。
華豐科技的技術牌
華豐科技主要從事光、電連接器及線纜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建立起以防務業務為核心、通訊業務與工業業務并重的“一體兩翼”戰略布局。
隨著技術迭代加速,華豐科技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截至 2022年年底,華豐科技已取得409項專利。在被譽為連接器行業皇冠上的明珠“高速背板連接器”領域,華豐科技更是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替代。
華豐科技主要客戶涵蓋了華為、中興、諾基亞、烽火等通信設備制造商,航天、中電、中船、兵器等航空航天及防務集團下屬單位以及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等汽車制造廠商。
目前華豐科技已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連接器核心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航空、航天、船舶、防務裝備、電子裝備、核電、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
華豐科技長期承擔國家重點裝備和重點工程電接插元件科研和生產任務,為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一號、二號等重大項目提供配套。
長虹控股的產業牌
正是在長虹控股打造的“企業航母”這艘科技孵化器上,華豐科技才能破繭成蝶。
華豐科技背后,必須提及長虹控股集團打出的一張產業牌。而這張牌,是華豐科技持續創新強大的后盾。
發跡于家電業務的長虹,作為中國頭部家電品牌之一,在家電領域早就展現出了前沿科技底色,引領著行業發展。目前,長虹家電在5G成套家電、智慧生活解決方案、8K電視等領域不斷引領著全球家電新風潮。
在核心部件領域,此次登陸科創板的華豐科技代表著長虹在連接器領域的地位,僅其自主研制的連接器與線纜組件等有效保障了國家探月工程實施就足夠有說服力。
除此以外,物聯網模組、MCU芯片、MEMS光譜傳感器…抵抗“卡脖子”限制的關鍵自主技術之路上,長虹控股集團展現出了自己的全面實力。
經過多年布局,長虹控股集團在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了以半導體、能源、計算存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布局,是長虹控股集團高速發展的第二曲線,也為其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