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15:26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市場普遍對其跨界做光伏有所質疑,皇氏集團方面表示,“布局光伏業務是公司乳業的產業延伸并非跨界?!必攬箫@示,公司光伏業務主要是基于以光伏科技賦能乳業降本增效的考...
8月22日,被譽為中國“水牛奶之王”的皇氏集團發布半年業績公告。
上半年,皇氏集團實現營收18.18億元,同比增長37.85%;歸母凈利潤達2.13億元,同比增長121.71%。公司方面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光伏組件銷售、EPC業務收入、乳制品銷售及其他銷售收入增加。
與此同時,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中,也夾雜著“賣子”、跨界、減持等不少細節,引起市場關注。
靠“賣子”獲利
值得關注的是,皇氏集團上半年翻倍的凈利潤中,包含了2.02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其中,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金額約2.13億元。這一收益和公司此前轉讓子公司有關。
具體來看,子公司“云南皇氏來思爾智能化乳業有限公司”(下稱“來思爾智能化”)轉讓云南來思爾物流有限公司10%股權,取得投資收益約為303.12萬元。同時,皇氏集團轉讓子公司云南皇氏來思爾乳業有限公司(下稱“來思爾乳業”)、云南皇氏來思爾智能化乳業有限公司(下稱“來思爾智能化”)各32.9%股權,取得投資收益約2.1億元。
結合公開信息,君樂寶曾在去年上半年向皇氏集團提供超2.6億元貸款,皇氏集團以上述兩家公司各32.9%的股權作為貸款質押擔保。
由此看來,半年報中所提及的2.1億元“投資收益”實則是“賣子還債”,而這兩項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為皇氏集團貢獻了98.59%的凈利潤,公司上半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僅為0.1億元。
此外,公司的營業成本也在持續高企。2019年皇氏集團營業成本率約73.07%,隨后幾年逐漸上升,2022年已增至82.46%,其也一直在盈利的邊緣“掙扎”,2020年、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4.72億元,直至去年才扭虧為盈,為1202萬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8.18億元,營業成本達14.83億元,對應毛利率為18.42%,較去年同期下滑兩個百分點。
跨界光伏
據悉,皇氏集團是廣西乳品行業龍頭企業,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國內第四家A股上市乳業公司。
但作為一家乳企,皇氏集團上半年13.6%營收卻由光伏組件銷售業務提供,該板塊營收約2.48億元,僅次于乳制品業務,這也是其首次將該業務納入公司主營業務之一。從毛利率來看,皇氏集團目前兩大核心板塊——乳制品食品、光伏組件的毛利率分別為21.49%、18.15%。
市場普遍對其跨界做光伏有所質疑,皇氏集團方面表示,“布局光伏業務是公司乳業的產業延伸并非跨界。”財報顯示,公司光伏業務主要是基于以光伏科技賦能乳業降本增效的考慮,由皇氏農光來實施。目前與華能合作的賓陽分布式戶用項目、來賓市興賓區分布式戶用項目、北流塘岸鎮分布式光伏項目,以及越秀新能源EPC工程項目等陸續進行工程建設當中。
拓展新板塊的背后,或是由于公司主要的乳制品業務“根基不穩”。
今年上半年,乳制品板塊營收12.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8%,但其占總營收比重卻減少超20個百分點,從去年同期的86.88%下滑至今年的66.48%。且據公司近兩年財報,乳制品板塊營收增速已由25.33%下滑至13.32%。
除此之外,作為一家駐扎西南地區的乳業公司,皇氏集團在其大本營西南地區的經銷商卻大幅減少,從年初的3501家減少至1702家。即便公司表示,其中1387家變動是由于兩個子公司轉讓后,數據不再納入合并報表,但拋開這一因素后,西南地區經銷商數量依然凈減少412家。
董事長頻繁減持
根據皇氏集團公司公告,董事長黃嘉棣從今年6月開始出現多次減持動作。
具體來看,6月19日,其以大宗交易形式減持278萬股,以當日交易價格5.41元/股計算,減持金額約1503.98萬元。
在隨后的6月28日、29日,黃嘉棣再次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863萬股、343萬股,以兩天收盤價6.65元、6.64元計算,減持金額約8016.47萬元。
目前這三次減持已完成,共計“套現”約9520萬元,而董事長的減持計劃似乎還未停止。
7月1日,公司再發公告稱,黃嘉棣因個人財務安排,擬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1738.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根據規則,該計劃將于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進行。
若按前一個交易日(6月30日)的收盤價6.5元/股粗略計算,黃嘉棣還能“套現”上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