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15:09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亞盛醫藥致力于在腫瘤、慢性乙型肝類及衰老相關的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耐立克?(奧雷巴替尼)是公司核心產品,目前已經商業化,并在2023年1月被納入2022...
亞盛醫藥近期公布了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公告。上半年,公司實現收益1.43億元,同比增長49%;歸母凈利潤仍未扭虧,為-4.02億元,同比增長1.08%。
亞盛醫藥稱,收入的增加主要由于耐立克®(奧雷巴替尼)銷售金額較同期增加36.7%。
亞盛醫藥2019年10月港股上市。2020-2022年,亞盛醫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8億元、-7.82億元和-8.83億元。
同時,亞盛醫藥何時能摘“B”,也還有待觀察。2018年4月,港交所提出修改上市新規,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代碼加入尾綴“-B”, 亞盛醫藥也是如此。按照聯交所上市規則第8.05(3)條的規定,一旦符合收入水平(大于5億港元)、市值門檻(大于40億港元)和管理層穩定等規定,聯交所可批準公司移除“B”標志。目前,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及百濟神州等公司已摘“B”。
銷售及分銷開支增長16.8%
資料顯示,亞盛醫藥致力于在腫瘤、慢性乙型肝類及衰老相關的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耐立克®(奧雷巴替尼)是公司核心產品,目前已經商業化,并在2023年1月被納入2022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用于T315I突變的CML-CP及CML-AP適應癥。
據悉,耐立克®(奧雷巴替尼)上市以來累計銷售金額3.04億元。公司目前已經建立了約100人的商業化團隊。亞盛醫藥與信達生物制藥集團的團隊已經與117家經銷商合作,覆蓋260多家DTP藥店、800多家醫院。
上半年,亞盛醫藥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增長了16.8%,達到8332萬元。這部分費用主要包括信達的營銷開支、員工成本、差旅及會議開支。
與銷售費用的水漲船高不同,亞盛醫藥的研發費用有所下降。上半年,研發開支為3.1億元,同比減少了約9%。
6款產品均不能保證最終成功開發并推出市場
目前,亞盛醫藥的臨床開發擁有包括九大處于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候選藥物的產品管線。
其中耐立克®(奧雷巴替尼)是核心候選產品。對該產品2023年的進展預期,亞盛醫藥提到了三個:將在已獲批適應癥基礎上,開拓更廣泛的新適應癥,并開展關于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白血病(Ph+ ALL)的關鍵注冊性III期臨床試驗;繼續積極推動與FDA關于全球關鍵注冊性臨床試驗的溝通交流;此外,耐立克®(奧雷巴替尼)用于治療一代和二代TKI耐藥╱不耐受的CML-CP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以及將于2023年獲CDE批準。
關鍵候選產品2個,用于治療多種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的lisaftoclax (APG-2575),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在中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旨在通過阻斷MDM2-p53之間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從而恢復p53腫瘤抑制活性的alrizomadlin (APG-115),目前正在美國及澳洲招募患者進行多項臨床試驗。
其他臨床或IND階段候選藥物4個,其中pelcitoclax (APG-1252)為新型高效小分子藥物,用于治療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APG-1387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及慢性乙型肝炎,截至2023年6月30日,整個項目組共入組及治療260名患者;APG-2449是第一個國產第三代ALK抑制劑、APG-5918不僅抗腫瘤,還具有治療β-血紅蛋白病的潛力。
對上述關鍵候選產品和其他臨床或IND階段候選藥物,亞盛醫藥均在業績公告中提示:不能保證最終會成功開發并推出市場。此外,亞盛醫藥還開發出一種新型高效選擇性Bcl-2抑制劑,多個化合物已證明在體外對野生型及突變型Bcl-2癌細胞有很強的活性。這些化合物亦在動物模型中表現出良好的口服藥代動力學及強大的抗腫瘤活性。
向銀行借款產生額外利息超5億元
上述醫藥的創新研發,未來需要大量資金與人才的投入。所以,尚未盈利的亞盛醫藥,不斷的從市場“要錢”。2019年上市募資3.12億港元,IPO前已經融資了約16億元。此外,亞盛醫藥2020年以來累積配售了7282.4萬股,累積配售總額為28.12億港元。
2023上半年,亞盛醫藥的融資成本為5.2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75.9%。該數據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銀行借款產生的額外利息。
截至2023年6月底,亞盛醫藥銀行貸款16.55億元,租賃負債為2120萬元;其中5.35億元借款以定息計算,同期的現金及銀行結余為15.82億元。此外,亞盛醫藥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是2.7倍、2.7倍和15.7%,2022年底的數據分別是1.9倍、1.8倍和73.5%。
二級市場上,亞盛醫藥自上市以來股價大幅波動,并較長時間“破發”。截至2023年8月24日收盤,每股報價23.9港元,較發行價跌去了逾30%;公司總市值目前約70億港元。
西南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預計亞盛醫藥2023-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3億元、7.1億元和13.1億元。亞盛醫藥研發實力強勁,管線持續落地,維持“買入”評級;興業證券給予亞盛醫藥“增持”評級。不過兩家機構均在研報中提示了亞盛醫藥存在研發不及預期、商業化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及藥品降價等一系列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