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09:4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24日,光正眼科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了60.08%;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17萬元...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002524.SZ)的扣非后凈利潤實現了扭虧。自2018年通過并購進入醫藥行業以來,該公司一直處于虧損。今年上半年的扭虧能否延續到全年?面對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該公司同行墊底的狀況能否改變?
上半年實現扭虧
8月24日,光正眼科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了60.08%;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17萬元和408萬元,上年同期分別為-6368萬元和-6496萬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7萬元,同比下降了88.78%。
對于營業收入實現大幅增長的原因,光正眼科表示主要系健康板塊、鋼結構板塊的收入增加所致。同期該公司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了38.55%。
在費用方面,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銷售費用為8950萬元,同比增長了45.1%,增長的原因是:第一,健康板塊、鋼結構板塊收入增加,銷售費用相應增加;第二,公司本年較上年同期加大廣告業務宣傳及人員投入所致。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管理費用為6833萬元,同比增長了8.19%;同期財務費用為1957萬元,同比增長了10.6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研發投入金額僅為92萬元。
年報顯示,光正眼科主要從事眼科醫院的投資、管理業務,目前已經在上海、成都、重慶、鄭州、南昌、呼和浩特、濟南、青島、無錫、義烏等10個中心城市開設了14家專業眼科醫院和3家眼視光診所。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有75.81%的收入來自醫療行業,較上年同期的70.28%增加了約5個百分點;同期有2.42%的收入來自能源行業,較上年同期的14.8%減少了約12個百分點;同期該公司有21.77%的收入來鋼結構行業,較上年同期的14.93%增加了約6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光正眼科的收入正在向醫療行業靠攏,但其鋼結構業務收入大增令人意外。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鋼結構業務收入占比保持在18%左右。光正眼科表示在半年報中披露,公司的鋼結構業務致力于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鋼結構建筑事業,專業從事輕鋼結構、重鋼結構、多高層鋼結構、空間大跨度鋼結構等建筑體系及橋梁鋼結構的建造。鋼結構行業普遍采用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根據訂單設計和生產各類鋼結構,大部分的鋼結構工程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來獲取。
值得注意的是,光正眼科近60%的收入來自兩個項目,其中30.13%的收入來自屈光項目,27.87%的收入來自白內障項目,其他醫療業務項目的收入占比都未超過10%。
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醫療行業的毛利率增加了13.11個百分點,鋼結構行業的毛利率下降了1.63個百分點。按產品或項目劃分,該公司的屈光項目的毛利率增加了10.9個百分點,白內障項目的毛利率增加了19.17個百分點。
業績行業墊底 發展前景仍廣闊
資料顯示,光正眼科的前身為光正集團,2010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2018年,光正集團開始業務轉型,通過收購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集團51%的股權,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從能源和鋼結構轉到醫療行業上。2020年,光正集團完成了對新視界眼科其余49%股權的收購。
然而,通過并購帶來的業務轉型并未給光正眼科帶來的業績方面的提升,從2018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一直在虧損,分別為-7949萬元、-2343萬元、-1384萬元、-7059萬元和-29107萬元,五年虧損超過4.8億元。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光正眼科有貨幣資金7712萬元,而同期短期借款僅為2.4億元,貨幣資金難以覆蓋短期借款,未來存在短期流動性風險。
目前國內共有5家眼科醫院在A股上市,分別是光正眼科、愛爾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華廈眼科。光正眼科的業績在其中墊底。
光正眼科于2018年通過并購進入醫藥行業外,在另外4家醫院中,愛爾眼科于2009年上市,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華廈眼科都在2022年上市。
在業績方面,愛爾眼科2022年的主營收入達161億元,華廈眼科和普瑞眼科分別為32.33億元和17.26億元,何氏眼科和光正眼科均約為10億元,而光正眼科以7.67億元墊底。同樣,2022年愛爾眼科的凈利潤以25.24億元領先,華廈眼科以5.18億元排名第二,何氏眼科普和瑞眼科的凈利潤均在2000-3000萬元之間,而光正眼科是唯一一家虧損的公司。
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扣非后凈利潤扭虧如果能保持到全年,這將會是該公司近幾年內首次實現盈利。
盡管與另外4家上市同行相比,光正眼科的業績較弱。但眼科行業的發展想象空間,光正眼科等上市眼科醫院始終具有較高關注度。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近視患者約6億人,預計2025年將超過7.5億人。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眼科患者人群基數龐大,隨著技術升級帶來手術安全性提升、近視防控產品供給增加和眼科市場教育的成熟,未來消費眼科業務仍將保持高增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