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9:48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半年報顯示,中集集團上半年負債總額為916.34億元,同比增長10.08%。財務費用為1.31億元,同比上升213.39%,主要由于本期美元貸款利率上升導致利息支出同比增加所致。此外...
集運市場需求持續疲軟,道路貨運市場迎來復蘇,中集集團(7.220,0.02,0.28%)物流領域中的道路運輸車輛業務凈利同比增超四成創新高。
8月29日晚間,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000039.SZ)發布2023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中集集團實現營收605.74億元,同比下降16.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凈利潤3.99億元,同比下降84.3%。
半年報顯示,中集集團上半年負債總額為916.34億元,同比增長10.08%。財務費用為1.31億元,同比上升213.39%,主要由于本期美元貸款利率上升導致利息支出同比增加所致。此外,集團上半年投資額為13.35億元,同比增長51.33%。實際資本性支出約為38.4億元,下半年預計資本性支出約為104.7億元,主要用于收購股權以及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等。中集集團稱,將繼續考慮多種形式的融資安排。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集集團營收較前兩年同比下滑,但依舊處于歷史高位。2021年上半年,因集運需求市場呈現出持續、快速的增長,中集集團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集裝箱需求維持高景氣度,半年度凈利潤雖同比下滑但仍處歷史高位。而今年上半年,集團凈利潤同比大跌,已回落至歷史同期低位水平。
近20年中集集團業績情況。來源于wind
截至8月29日,中集集團(000039.SZ)跌0.14%至7.2元/股,年初至今漲4.84%。
上半年集裝箱制造業務凈利降超七成,中集車輛(12.020, 0.00, 0.00%)凈利創新高,能源領域業績相對亮眼
中集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物流及能源行業設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產業集群主要涵蓋物流領域及能源行業領域。上半年,占本集團營業收入10%以上的產品和業務為集裝箱制造業務、道路運輸車輛業務、能源/化工/液態食品裝備業務和物流服務業務。
具體來看,物流領域方面,中集集團依然堅持以集裝箱制造業務為核心。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速放緩,集運市場需求疲軟,新箱需求低迷。受此影響,中集集團集裝箱制造業務產銷量同比出現明顯回落,其中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26.31萬TEU,同比下降約61.02%;冷藏箱累計銷量5.15萬TEU,同比下降約24.71%。
集團集裝箱量價最新情況方面,7月14日中集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全球集裝箱運輸行業市場需求正在逐步回暖,運價及貨量都有企穩的勢頭。順應市場趨勢,本集團集裝箱制造業務需求實現企穩回升,第二季度海運標準干箱產銷量相比第一季度增長超過1倍。
半年報指出,得益于較好的成本管理,今年上半年中集集團集裝箱制造業務仍維持穩定的盈利水平。該業務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6.68億元,同比下降近四成,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的31.57%降至今年的22.56%。該業務今年上半年凈利潤7.68億元,同比下降超七成。毛利率為16.51%,同比下降6.71個百分點。
中集集團今年上半年按行業、業務劃分的業績情況
物流領域中,僅道路運輸車輛業務表現相對亮眼。中集集團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的經營主體為中集車輛,集團持股比例約為56.78%。
今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凈利潤創同期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潤18.92億元,同比大幅增超4倍。實現營收134.7億元,同比增長20.31%。營收占比也從去年上半年的15.52%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2.24%。此外,該業務的毛利率在全部業務中為數不多地實現了同比增長。毛利率為19.34%,同比增長8.17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中集集團能源行業領域相對物流領域而言,業績整體表現更佳。一方面集團以陸地能源為基礎,開展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今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3.88億元,同比增長18.69%;凈利潤4.35億元,同比下降7.02%。
其中,清潔能源分部收入恢復增長,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4%。陸上清潔能源領域,國內經濟復蘇帶動天然氣消費逐步回暖,同期LNG價格從高位恢復至正常水平,全產業鏈呈現相關設備需求復蘇趨勢,公司儲氣調峰項目、LNG儲罐、CNG運輸車、LNG車載瓶呈現較好增長。水上清潔能源領域,受益于航運換船周期及環保減排要求趨嚴,上半年液化氣船市場升溫,新船價格也穩步上升。
另一方面,中集集團在能源領域還以海洋能源為抓手,開展海洋工程業務。今年上半年,隨著海工新接訂單陸續進入建造期,本集團海洋工程業務的營業收入為41.19億元,同比增長60.41%;凈虧損1.82億元,同比減虧24.37%。
半年報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場環境持續向好,船舶訂單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長,船廠面臨產能限制,干塢資源出現了瓶頸;國際油價處于高位水平,對油氣生產平臺仍存在促進作用,持續增長的海洋作業活動推動海工裝備利用率和租金連續走高,海工裝備市場繼續恢復向好。
新簽訂單方面,較去年同期的6.1億美元實現144%的增長;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51.1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21.2億美元實現141%的增長。其中油氣與非油氣業務占比約為4:6,有效平移油氣周期波動,戰略轉型成功。
為集裝箱需求回暖做好充分準備
就未來展望,中集集團稱,在物流領域,集裝箱制造業務方面,受全球經濟及貿易增長動能減弱,疊加供應鏈效率恢復導致客戶超買的集裝箱積壓等因素的影響,今年集裝箱需求陷入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目前來看,行業庫存在穩步消化中,集裝箱需求正步入復蘇軌道。據行業權威分析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2023年7月預測,2023年和2024年全球集裝箱貿易增速分別為1.0%和3.4%,今年集運需求的預期由負轉正,且未來市場預期呈明顯回升趨勢。預計全球貿易的穩步復蘇將為未來集裝箱需求的回暖提供強有力支撐。
對此,中集集團表示,2023年下半年,中集集裝箱一方面從質量保障體系升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新材料和新工藝研發和應用推廣等多方面強化核心競爭優勢,為集裝箱需求回暖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積極拓展物流裝備細分領域市場機會,在運車集裝箱、自裝卸集裝箱、特種鐵路集裝箱等產品領域主動開拓,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個系列產品,推動實現“集裝箱+”增量業務的持續增長。
道路運輸車輛業務方面,半年報指出,今年下半年,中國交通運輸將延續恢復態勢,物流貨運量有望持續提升,中國半掛車市場或將迎來持續復蘇、供給側改革、頭部效應加速集中的新局面;隨著歐美物流運輸需求承壓,歐美市場半掛車或面臨下行壓力;“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以及中國商用車出海戰略全面開拓,新興市場半掛車存在高增長空間;同時,在國家持續出臺支持新能源輕卡的發展政策下,中國新能源(4.260,-0.13,-2.96%)輕卡處于藍海市場,有望將成為新一輪發展的主力軍。
海洋工程業務方面,聚焦油氣平臺業務方面,較高的油價水平對油氣生產平臺仍存在促進作用,綜合考慮市場供需前景,鉆井平臺建造市場進入上行周期的趨勢非常明顯,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市場的短期需求確定性高,長期項目儲備充足,預計未來海工制造商3至5年產能利用率將得到大幅提升。清潔能源業務方面,碳中和帶來行業重大發展機遇,海上風電、氫能利用、海上光伏等將形成龐大產業規模,全球海上風電將保持長期可持續的高速發展。滾裝船業務方面,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增長,推動全球汽車海運貿易量擴張,疊加環保等因素,滾裝船新建需求依然旺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