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15:20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溫氏股份在半年報中提到,公司業績情況與行業發展狀況相符:據同行業已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申萬二級行業-養殖業”中有9家生豬養殖企業業績預虧,1家黃羽雞企業...
面對兩大主業市場紛紛陷入低迷的困境,生豬養殖龍頭溫氏股份(16.960, 0.08, 0.47%)(300498.SZ)的上半年成績單難免不盡人意。
具體而言,溫氏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11.89億元,同比增長30.61%;然而,歸母凈利潤卻由去年35.24億元的虧損,進一步擴大至46.89億元,同比下降33.07%。
溫氏股份在半年報中提到,公司業績情況與行業發展狀況相符:據同行業已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申萬二級行業-養殖業”中有9家生豬養殖企業業績預虧,1家黃羽雞企業預虧。
溫氏股份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受豬、雞主產品銷量增加影響,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1%。受上半年豬、雞主產業行情低迷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其中豬業約虧損34億—36億元,禽業(含雞+鴨)約虧損11億—13億元。投資、動保、設備等其他相關及配套業務穩健運營、發展較好,以上業務經營利潤與公司總部費用等基本相抵。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溫氏股份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正的28億元,雖業績虧損,但未虧損經營性現金流。
截至9月1日收盤,溫氏股份報收16.88元/股,相比年內高點22.40元/股,下降了24.62%。
賣豬虧,賣雞也虧
據了解,溫氏股份一向采用雙主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通過兼顧肉雞和肉豬的養殖和銷售,平滑雞豬行業的周期波動,以實現穩健經營。然而看似發展韌性十足的產業布局,卻在雞、豬周期的雙重沖擊中敗下陣來。
上半年,溫氏股份仍在加速出欄,共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1178.57萬頭,同比增加47.21%;銷售收入207.44億元,同比增加54.39%。另一方面,肉雞共銷售5.53億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增加13.30%;銷售收入157.56億元,同比增加11.40%。
雖然在銷量帶動下,豬、雞的銷售收入均呈現同比增加,但由于二者市場行情不振,出現了銷售價格難以覆蓋養殖成本的現象。因此,對于溫氏股份而言,豬、雞賣得越多,帶來的虧損越大。
“從過往經驗來看,8—10月份為肉類產品傳統消費旺季。受學校開學、下半年喜慶節日宴請較多、居民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季節性消費需求較為旺盛。公司預計8—10月份肉類整體行情較好,雞豬價格應好于上半年。按照公司慣例和前期投苗,下半年雞豬主產品銷售量均多于上半年,預計整體呈現產銷兩旺、雞豬并進的狀態。”溫氏股份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在此情況下,想要實現利潤回升,除了等待價格回暖的春風,還需企業在養殖成本上的進一步發力。
為了減少價格波動影響,溫氏股份在半年報中指出,持續提高專業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多渠道降本增效,應對畜禽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繼續優化區域布局,調整業務結構,分散市場風險;進一步優化飼料原材料集中采購模式,降低原料采購成本,應對原料波動風險;優化飼料配方結構,降低飼料配方成本。
據了解,生豬養殖方面,溫氏股份在二季度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約為8.5元/斤,而據初步統計,8月份肉豬養殖綜合成本已進一步降至8.1—8.2元/斤。未來幾個月,若生產保持穩定,公司養豬綜合成本有望快速降至8元/斤以下。而肉雞養殖方面,二季度的毛雞出欄成本約6.9元/斤,并在7月份降至6.6元/斤左右。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轉正
現金流是維系企業正常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豬養殖企業的現金流受到市場波動影響尤為明顯的情況下,投資者對相關公司的現金流情況愈發關注。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豬企面對較大的現金流壓力主要是由于成本的增加和市場需求的下降。飼料、養殖成本等方面的支出增加,而豬肉價格上漲受限,造成豬企盈利能力下降,導致現金流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溫氏股份由于主產品的銷量增加,實現了現金流入增加,在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正的28.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2.24%。
對此,溫氏股份表示,雖然業績虧損,但未虧損經營性現金流。根據資金壓力測試,公司目前處于安全平穩狀態。公司將繼續堅持穩健經營的原則,以不變應萬變,力促各項生產經營目標有效達成。公司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順利度過各類雞豬低迷行情。
另一方面,雖然溫氏股份的現金流有了明顯改善,但其要面對的資金壓力仍不容小覷。半年報中溫氏股份的貨幣資金為23.09億元,相比一季度末減幅超過10億元。而在去年年底其的貨幣資金為42.66億元。
溫氏股份表示,7月末公司各類可用資金約80億元,其中非受限資金超50億元。現金儲備略有減少,主要系償還部分有息借款、長短債置換、分配現金股利等原因所致,以上措施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利率水平,降低財務費用。公司融資渠道豐富,已申請未使用的各類融資工具種類和額度較多,公司也在嘗試加大供應鏈金融等工具的使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