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 08:52 | 來源:新華財經 | 作者:未知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市公司涉及到期未兌付信托產品本金合計超8.87億元。
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信托產品部分逾期兌付的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9月4日,有1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相關公告稱涉及購買信托產品逾期兌付問題。上市公司涉及到期未兌付信托產品本金合計超8.87億元。
其中,九陽股份、恒銀科技、富安娜涉及到期未兌付金額較高,未兌付金額合計約4.77億元。另外,中融信托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涉及的上市公司較多。今年以來,至少8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稱“踩雷”中融信托,涉及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合計超3億元。
近一年來,吉華集團涉及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較多,共有4只,涉及3家信托公司,涉及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合計約8461.8萬元。
九陽股份、恒銀科技、富安娜涉及未兌付金額超4.77億元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梳理發現,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9月4日,有1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相關公告稱涉及購買信托產品逾期兌付問題。上市公司涉及購買信托產品金額合計約10.06億元,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合計超8.87億元。
公司公告顯示,在12家涉及購買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上市公司中,九陽股份、恒銀科技、富安娜涉及到期未兌付金額較高,未兌付金額分別為18564.81萬元、18499.15萬元和10650萬元。
具體來看,2022年8月30日,九陽股份發布《關于公司部分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提示性公告》,2021年公司分別出資1億元向民生信托認購“匯鑫5號”、出資5000萬元向中誠信托認購“梧桐22號”、出資4500萬元向中航信托公司認購“天啟651號”。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匯鑫5號”信托產品投資本金9064.81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梧桐22號”和“天啟651號”的投資本金及投資收益均未收回。
圖1:近一年涉及購買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上市公司
2023年4月11日,恒銀科技發布《關于購買信托產品逾期兌付事項進展公告》稱,其于2021年購買的兩只信托產品均未能到期全部兌付,其中包括國民信托的“國民信托·慧金87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公司共計收到該產品投資收益1298.59萬元,本金16999.15萬元及剩余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
2022年8月23日,富安娜發布《關于購買的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逾期兌付的公告》,披露公司購買的中信證券“富安FOF定制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出現逾期兌付的情況。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公司剩余產品本金10650萬元及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2023年6月13日,富安娜再披露公告稱,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因中信證券“富安FOF定制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產品逾期未收回已計提減值金額為3417.41萬元。
先鋒電子、微光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托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梳理發現,中融信托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涉及的上市公司較多。今年以來,至少8家上市公司接連披露公告稱“踩雷”中融信托,涉及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合計超3億元。
其中,涉及中融信托產品包括“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裕嘉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圓融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9只產品。
圖2:今年以來中融信托涉逾期兌付產品
2023年8月22日,先鋒電子發布公告稱,2022年8月15日至17日,公司分別使用閑置資金3000萬元、2000萬元購買了由中融信托擔任受托方的“裕嘉1號”和“匯聚金1號”信托產品。截至該公告披露日,上述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均尚未收回。
同日,微光股份發布公告稱,2023年5月22日,公司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信托產品“中融-匯聚金1號”,金額為5000萬元,到期日為2023年8月21日。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該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
吉華集團“踩雷”三家信托公司,歸母凈利潤持續虧損
梳理公告發現,近一年來,吉華集團涉及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較多,共有4只,涉及3家信托公司,涉及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合計約8461.8萬元。
具體來看,2023年4月4日,公司發布公告稱,2020年及2021年,吉華集團分別出資1000萬元和3000萬元向中融信托認購“中融-驥達11號”和“中融-豐騰83號”。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回本金分別為925.31萬元和2766.11萬元。
除此之外,2020年12月公司出資2300萬元向陸家嘴信托認購的“陸家嘴信托-尊元66號”,涉及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為71.43萬元;2021年3月公司出資5000萬元向中建投信托認購的“中建投信托·安泉593號(青島融創)”,涉及到期未兌付產品本金為4698.95萬元,且該產品已進入清算期。
圖3:吉華集團涉及逾期兌付的信托產品
2023年8月30日,吉華集團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半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染料研發、生產和銷售。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8.5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24%;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790.72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金額進一步擴大。
還需注意的是,7月25日,公司發布《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結果公告》,公司副董事長楊泉明在2023年6月16日至2023年7月20日期間,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02.51萬股,減持總金額約442.24萬元,減持后持股比例為1.1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