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 14:19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上半年,永悅科技的盈利能力繼續下滑,根據財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11.25%,歸母凈利潤虧損1752.47萬元,同比下降246.7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
????????因永悅科技(6.450, 0.02, 0.31%)未披露3億元銷售合同的補充協議,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江蘇證監局對公司及實控人陳翔下發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然而,就在公司18日早間披露的重大合同解除公告中,又出現了兩處錯誤。
????????永悅科技價值3億元的5000架無人機遭“突然撤單”,急壞了投資者,也引來了監管層。
????????9月19日,永悅科技股價放量收跌7.88%,近3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8%。誘發股價大跌的是永悅科技發布的多份與無人機訂單相關的公告。
????????9月18日早間,永悅科技發布公告,鑒于有關交易內容擬進行調整等因素,公司全資子公司鹽城永悅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下稱“鹽城永悅”)與平輿縣交通運輸局下屬企業平輿縣暢達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平輿暢達”),于9月14日解除合同,雙方終止合作。
????????因永悅科技未披露3億元銷售合同的補充協議,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江蘇證監局對公司及實控人陳翔下發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然而,就在公司18日早間披露的重大合同解除公告中,又出現了兩處錯誤,公司寫錯了雙方解除簽署《解除合同協議書》時間、支付購買無人機貨款總價款20%,直至當晚才發布更正公告。
????????3億訂單告吹,永悅科技存在信披不完整情況
????????回溯永悅科技的無人機訂單簽訂歷史。今年8月28日,公司突然一紙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鹽城永悅與平輿暢達簽訂了3億元《銷售合同》,合同標的為5000架無人機,公告還列示了每臺無人機的具體信息。
????????根據合同約定,合同簽署10天后,平輿暢達須向永悅科技支付合同總價20%,即6000萬元,在簽訂1個月內付完剩余80%金額。
????????當時,市場多方對永悅科技這筆無人機合同的真實性以及公司的交付能力表示質疑。永悅科技股價也未明顯異動,公告次日,公司股價僅漲0.92%,此后的10個交易日內更是下跌16.24%,跑輸大盤。
????????不曾想,僅17天后,永悅科技公告宣布解除上述無人機合同,并在當日另行簽訂了《補充協議》。并約定了上述《銷售合同》的生效條件:第一,永悅智能收到駐馬店市政府下發的公文,公文內容須有明確指示將駐馬店全市農業未來8年統防統治專項資金,統一委托給平輿暢達開展統防統治工作,并將每年統防統治專項資金優先支付給永悅智能組織成立的運營公司。第二,平輿暢達就統防統治業務訂單設立完成專項賬戶。第三,合同簽署后10個工作日內,永悅智能收到平輿暢達支付的無人機貨款總價的20%(6000萬元)。第四,《銷售合同》、《委托經營協議》簽署完畢。
????????若上述四項補充協議中任一條件未能滿足,《銷售合同》、《委 托經營協議》均不生效,協議一方無須向另一方履行任何合同義務。
????????江蘇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指出,永悅科技既未在2023年8月28日披露《關于簽訂重大合同的公告》的同時予以披露,也未在2023年9月5日披露《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時予以披露,上述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決定對永悅科技、陳翔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值得一提的是,永悅科技18日披露的《關于重大合同解除的公告》,犯了兩處低級事實性錯誤,一是將購買無人機貨款總價的20%,“人民幣陸仟萬元整”寫成了“人民幣陸任萬元整”;二是將雙方經多次協商后一致同意于2023年9月14日簽署《解除合同協議書》,錯寫成了“2013年9月14日”。直至9月18日晚間,永悅科技才發布了更正公告。
????????永悅科技的一則重大合同解除公告中竟然出現兩處錯誤,引發市場一片嘩然。信披問題的背后或是公司近幾年經營業績每況愈下。
????????業績連續虧損,董事長連收警示函
????????永悅科技2017年在滬市主板上市,主要從事不飽和聚酯樹脂版塊業務,該行業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較多,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永悅科技上市至今的6年間,每一年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均為同比下滑,2020年和2021年分別同比下滑141.35%、108%。2022年,永悅科技出現上市以來業績首虧,歸母凈利潤與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3970.35萬元、4083.75萬元。
????????今年上半年,永悅科技的盈利能力繼續下滑,根據財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11.25%,歸母凈利潤虧損1752.47萬元,同比下降246.7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1819.21億元,同比下降184.43%,銷售凈利潤為-12.13%。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賬面上的未分配利潤僅剩6700.5萬元,貨幣資金為1.25億元。
????????2022年初,永悅科技嘗試跨界無人機行業,成立了鹽城永悅。根據財報,鹽城永悅已取得20多項產品專利,并重點掌握了農用植保無人機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覆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服務等環節。
????????無人機屬于“燒錢”的賽道,2022年,永悅科技的研發支出僅882.01萬元,同樣從事無人機行業的中無人機(46.640, -0.07, -0.15%)(688297.SH)2022年研發支出為1.89億元。結合永悅科技的財務狀況、業績表現,市場對公司5000架無人機訂單的真實性質疑并非空穴來風。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個多月以來,永悅科技董事長陳翔已經連收兩份警示函。根據公告,永悅科技控股股東江蘇華英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華英”)持有6215.95萬股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17%,這部分股份于今年1月8日被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上述股份進行司法凍結。直到4月26日,永悅科技才披露了控股股東股份司法凍結的情況,違反了《信披辦法》。江蘇證監局對永悅科技、陳翔出具了警示函。
????????截至9月19日收盤,永悅科技股價報6.43元,9月份累計大跌約32%,總市值23億元。5000架無人機訂單告吹后,未來永悅科技依靠什么提升盈利能力仍是未知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