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19:30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等舉措體現了注冊制改革的核心要義...
A股融資監管環境變奏進行時,企業在IPO和再融資端均感受到了壓力。
8月27日,證監會便公開表示,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未來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和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
據統計,8月27日以來,截至目前滬深交易所已有26家企業終止了IPO進程,包括深交所15家、上交所11家。再融資方面,截至發稿,今年以來已有37單再融資項目終止,數量超過去年全年。
作為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行業,無論是擬IPO還是已上市的光伏企業都有著迫切的融資需求,而近期的監管環境變奏也直接影響到了這一行業。
9月26日,多晶硅巨頭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決定終止于今年4月份披露的160億元規模定增計劃。原募投項目資金將由公司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以及其他融資方式補齊。
無獨有偶,9月28日,“硅片新秀”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景太陽能”)撤回了IPO申請,而這距離其2023年6月1日正式遞交招股書,還尚未滿四個月。一名資深投行部人士指出,高景太陽能IPO折戟,或是受到了當前監管環境變化的影響。
年內5家光伏企業終止IPO
公開資料顯示,高景太陽能主營業務為光伏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182mm、210mm等大尺寸單晶硅棒和單晶硅片。2022年末單晶硅棒和單晶硅片產能為30GW。
其原計劃申請在創業板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25億股,募集資金約50億元,擬投向25GW單晶硅棒及5GW單晶硅片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在高景太陽能之前,聚成科技、原軾新材、拓邦新能等也先后撤回了上市申請,年內已有五家光伏企業IPO終止。
2023年,光伏電池片正式經歷P型PERC電池向N型TOPcon和HJT(異質結)等技術路線迭代升級,企業的技術升級、擴產發展需求持續高漲,助推了光伏產業最為密集的IPO上市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還有美科股份、潤陽股份、首航新能、艾羅能源、彩虹新能等二十余家光伏企業正在滬深兩市排隊,七成以上為今年申報的企業,涵蓋整個光伏產業鏈,主業涉及硅料、硅片、電池、逆變器、輔材、電站等環節。
“在IPO階段性收緊的當下,光伏企業IPO必然也會受到波及。不過,像隆基、上機數控等明星企業,早年前也曾有過IPO暫時擱淺的經歷。”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受訪指出。
該投行部人士認為,短期看,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將緩解A股市場資金面壓力、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從長期看,監管部門已圍繞吸引增量長錢入市作出安排,從投融資兩端雙向發力,助力增量資金規模穩步提升,改善市場供求關系,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再融資也受影響
事實上,不止是IPO,當前正在推進的再融資項目,受影響更為直接。
證監會發文表示,將對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同時,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將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等。
9月26日,多晶硅巨頭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決定終止于今年4月份披露的160億元規模定增計劃。原募投項目資金將由公司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以及其他融資方式補齊。
對于終止原因,通威股份證券部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包括“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市值存在明顯低估,因此繼續募資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對于該募投項目,公司自有資金已經能夠覆蓋,無需募資”。
在此之前,新能源賽道中,中元股份(300018.SZ)、杭可科技(688006.SH)等企業也接連撤回再融資申請。
8月28日,中元股份(300018.SZ)公告稱,鑒于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實際狀況、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結合公司自身實際情況及戰略規劃等諸多因素,本次發行已無法較好地達到發行目的,公司決定終止本次定增事項。
8月31日,杭可科技(688006.SH)也公告稱,鑒于目前相關監管政策、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發展規劃等諸多因素,決定終止2023年度定增事項。杭可科技原本擬募資不超22.73億元,用于鋰離子電池充放電設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鋰離子電池充放電設備產能擴建項目等。
正在審核的項目中,太陽能(000591.SZ)的再融資已引起深交所的重點關注,其擬發行不超過63億元可轉債用于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事項。深交所要求太陽能說明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消納措施,并追問“在前募項目尚未建成投產的情況下,此次再融資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等舉措體現了注冊制改革的核心要義,即注冊制不是“一放了之”“誰想發就發”,也不會在數量上“大水漫灌”。
中金公司也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市場相對偏弱時期,IPO、再融資節奏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場資金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