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10:44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市場上被甩賣的券商股權,幾乎都是中小券商股權。在當前市場競爭趨于激烈,行業頭部效應顯著的情況下,中小券商生存面臨系列挑戰,亟待尋找差異化定位,走出破局之道...
銀泰證券股權再被掛牌擬轉讓,轉讓方系第二大股東,此前曾四次謀求脫手股權。事實上,因盈利能力欠佳、投資回報率低,銀泰證券股權一度成為“燙手山芋”。
11月28日,據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銀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泰證券”)4.99%股權掛牌擬轉讓,掛牌價8670.92萬元,轉讓方為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銀金租”),后者系銀泰證券第二大股東,持股4.99%。
自2017年以來,這已是國銀金租第五次掛牌轉讓銀泰證券相應股權。因盈利能力欠佳、投資回報率低,銀泰證券的股權一度成為“燙手山芋”。
近期,市場上被甩賣的券商股權,幾乎都是中小券商股權。在當前市場競爭趨于激烈,行業頭部效應顯著的情況下,中小券商生存面臨系列挑戰,亟待尋找差異化定位,走出破局之道。
五度轉讓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國銀金租第五次掛牌轉讓相應股權,此前其曾四次謀求脫手銀泰證券股權。
2017年11月17日,國銀金租將其持有的銀泰證券5.14%股權在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掛牌價格為15535.44萬元。該筆股權轉讓于當年12月29日成交。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告稱,交易雙方已經簽署交易合同。不過,此次股權轉讓未獲得監管的批復,以失敗告終。
2019年12月27日,國銀金租再次掛牌轉讓銀泰證券5.14%股權,掛牌價格為15465.04萬元,較上次降低了70.4萬元,但也未能成交。
2022年9月21日,國銀金租又一次發布銀泰證券5.14%股權轉讓意向征集公告,掛牌期滿時間為2023年3月31日,該筆股權未成交。
2022年12月21日,國銀金租第四次掛牌轉讓相應股權,銀泰證券0.15%股權(對應210萬元出資額)被以287.7萬元的底價掛牌轉讓。
某券商觀察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稱,二股東的股份不太好賣,考慮到花了大價錢買進,但持股數量與大股東非常懸殊,往往很難獲得決策話語權。同時,還要看公司本身的硬實力如何,也就是賺錢與否。因此,從財務投資角度來看,盈利能力欠佳,投資回報率低,退出渠道也比較有限,這不太算是一樁劃算的生意。
早期,券商股權曾是市場爭搶的“香餑餑”,如今情況卻大不相同。“非上市中小型券商的牌照,沒有特色業務或者好的業績表現支撐,現在很難擁有絕對的競爭力了。同時,小券商各個業務條線往往規模都比較小,實際展業難度不小。”上述人士說。
盈利欠佳
公開資料顯示,標的企業銀泰證券成立于2006年9月5日,法定代表人為劉強,注冊資本14億元,主營業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證券自營和證券資產管理等。
目前,銀泰證券由北京嘉鑫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國銀金租、武漢致遠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方米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1.43%、4.99%、3.43%、0.15%。
轉讓方國銀金租成立于1984年12月25日,法定代表人為馬紅,注冊資本126.42億元。該公司大股東為國家開發銀行,持股64.4%。
據財務報表,截至今年8月31日,銀泰證券營業收入2.09億元,利潤總額7088.93萬元,凈利潤5493.83萬元;資產總額66.07億元,負債總額33.28億元,所有者權益32.79億元。
實際上,自銀泰證券成立以來,公司業績便一直在行業下游徘徊,長久不見起色。
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底,在同行業106家券商中,銀泰證券營業收入排名第102位,凈利潤排名第96位。各大核心指標排名也基本在末游徘徊。
多家轉讓
近期,多家中小券商股權擬轉讓。
比如,本鋼集團近日擬將其所持有的中天證券21.35%股權全部公開掛牌轉讓。
公開資料顯示,中天證券是經遼寧省政府批準,于2004年7月經重組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是遼寧省屬唯一一家國有金融類證券經營機構,總部設在沈陽。中天證券大股東為遼寧省國資委。
截至今年9月末,中天證券總資產約12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6億元,實現凈利潤5397萬元。
除了中天證券,近期東莞證券也涉及股權轉讓事宜,錦龍股份將轉讓所持的該券商20%股權。官網資料顯示,東莞證券成立于1988年6月22日,注冊資本15億元,是東莞市屬國有控股重點企業,也是全國首批承銷保薦機構之一。
11月3日,錦龍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持有東莞證券6億股股份(占東莞證券總股本40%),為降低公司的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改善公司的現金流和經營狀況,有利于公司可持續發展,擬轉讓所持有的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占東莞證券總股本20%)。
完善定位
當前,證券行業競爭趨于激烈,中小券商面臨系列生存挑戰,亟待找出破局之道。
部分中小券商謀求投入國資懷抱。自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則修訂并施行以來,券商股權更迭頻繁,部分中小券商紛紛投奔國資,例如天風證券、九州證券、恒泰證券、東北證券等。
部分中小券商勇闖上市之路,密集沖刺A股IPO。分析稱,行業馬太效應之下,成功上市將是中小券商“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2022年以來,信達證券、首創證券等券商相繼登陸A股。目前,還在排隊的擬上市券商包括東莞證券、渤海證券、財信證券、開源證券、華寶證券、華龍證券等。
此外,中小券商需完善定位。近期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完善機構定位,嚴格中小金融機構準入標準和監管要求,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引導中小機構結合股東背景、區域優勢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