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 15:32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成立于2015年的晶泰科技,是采用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方式賦能的創新型研發平臺,為制藥及材料科學等相關企業、創新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
近日,有“AI制藥”之稱的晶泰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晶泰科技此次將以港交所新推出的18C規則申請上市,并有望成為第二家以此類規則上市的科技企業。
3年累計虧損超40億
資料顯示,成立于2015年的晶泰科技,是采用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方式賦能的創新型研發平臺,為制藥及材料科學等相關企業、創新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從收入來源看,晶泰科技主要包括藥物發現解決方案及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今年1-6月,晶泰科技上述2個業務取得收入分別為3609.6萬元和4387.1萬元,在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45.1%和54.9%。
來源:招股書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晶泰科技營收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93.4%,但凈利方面卻持續虧損,過去3年累計虧損超40億元。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晶泰科技的收入分別為3560萬元、6280萬元、1.33億元和8000萬元;錄得虧損凈額分別為7.34億元、21.37億元、14.39億元和6.2億元。
招股書顯示,晶泰科技的各項費用大幅攀升,持續擠壓了利潤空間。其中,研發開支、一般行政開支均超過當年的收入。2020-2022年以及2023年1-6月,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8354萬元、2.13億元、3.59億元、2.34億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34.4%、338.5%、269.2%和293.1%;一般行政開支分別為4749萬元、1.37億元、2.04億元和1.01億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133.3%、218.2%、153.3%和126.5%。
此外,同期公司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708萬元、2741萬元、4043萬元及2964萬元,約占收入的47.9%、43.7%、30.3%及37.1%。
關于盈利預期,晶泰科技在招股書中稱,預計2023年公司將繼續虧損,主要是由于增加研發活動、實施商業化計劃(尤其在美國、歐洲)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等相關的預期成本及開支。
與此前遞表的英矽智能有所不同,晶泰科技并無自研管線。截至目前,晶泰科技為全球100多家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及研究機構提供服務,其中包括全球前20大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中的16家。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2990萬元、3880萬元、6610萬元及3310萬元,占同期總收入的83.9%、61.8%、49.6%及41.4%。
盡管對大客戶的依賴有所降低,但客戶留存率卻也出現大幅波動。期內,公司的客戶留存率分別為53.8%、67.5%、51.4%和51.4%。
負債總額超百億元
持續虧損的晶泰科技,期內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均告負,分別為-1.67億元、-2.54億元、-4.29億元、-2.99億元。
對此,晶泰科技表示,由于公司所處行業技術發展迅速,需要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的財務及人力資源。如果研發開支繼續大幅增加,可能會在短期內對公司盈利及經營現金流量造成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晶泰科技的負債總額也一路走高。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的負債總額分別為35.98億元、79.86億元和96.26億元。今年6月底,這一數據再創新高,達104.28億元。此外,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1.87%、182.25%、223.02%和244.44%。
自成立以來,晶泰科技經過Pre-A輪至D輪融資,融資額為7.32億美元,其中不乏騰訊、紅杉、中國人壽、谷歌以及Mirae Asset、Alphabet等知名投資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晶泰科技在全球人工智能賦能的藥物研發公司中融資總額排名第一。
來源:招股書
2021年7月,晶泰科技獲得D輪融資,共計3.8億美元,交易后的估值達19.68億美元。彼時,晶泰科技曾考慮赴美上市,計劃擱淺后才轉戰香港資本市場。由于公司扭虧暫不明朗,晶泰科技亟需通過上市獲得融資。
關于晶泰科技的上市進展,中國網財經將繼續保持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